逛街囉~~~~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轉寄) 如果有一天 !........ 值得一看

(轉寄) 如果有一天 !........ 值得一看
值得深思....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不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像沒洗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櫥櫃經常沾滿灰塵;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鹹太難吃;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嚥神經老化的現象; 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麼一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
當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髒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乾淨。
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請替他們準備一份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從我們出生開始,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了,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
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
如果有一天,你像他們一樣老時,你希望怎麼過?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三代同堂或同鄰資料】(轉貼)三代同鄰「一碗湯不會冷掉」的距離

三代同鄰「一碗湯不會冷掉」的距離
July 27, 2008對門太近了 隔層樓最好 六樓住女兒 管功課 八樓「阿嬤食堂」 九樓住兒子 供咖啡 記者金武鳳 才藝班老師周餘淑和老母親、弟弟三家人,同住一棟大樓的六、八、九三個樓層。這樣相隔兩、三層樓的距離,他們滿意極了。 吃飯時,大夥兒上媽媽家的「大食堂」搭伙;孩子做功課,全在周餘淑家由她督導,弟弟家是大家的聯誼廳。周餘淑戲稱這是「公社型」生活,資源共享,且保持有禮貌的私密距離。 周家本住嘉義,周餘淑和弟弟周餘鴻大學畢業後,先後到台中市謀生並成家。十年前,周餘淑先住進南區某大樓的八樓。九樓住戶要移民賣屋,她鼓勵弟弟接手,住得近有照應。周媽媽常由嘉義來台中探親,在兒女慫恿下,也移居台中。 不過,周媽媽很有個性,不想插手兒女家中生活。周家姊弟合資為媽媽在同棟大樓買戶小公寓。周餘淑說,最初,媽媽的房子是在八樓和她對門,一年多來,媽媽有事、沒事,就會過門「突擊檢查」,甚至盯著對門,查看她家大小生活作息,壓力很大。 周餘淑說,「對門的距離還是太近了」。所以當六樓有人要搬家,她就以「換大房子為由」,搬到樓下去,和媽媽保持兩層樓距離。 周餘淑說,這種「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相處之道,讓家人有「距離上的美感」,關係更融洽。她舉例說,以前對門住,大門像隔間,媽媽上門叮嚀東、叮嚀西,還常和孩子搶電視看,「媽媽很時髦,愛看撞球及摔角」,一有轉播,就霸著看視,不管孩子哀求要看卡通,彼此難免有摩擦。 這種緊張關係,在拉開一點點距離後,彼此有迴旋空間。 多年來,周媽媽是兒孫心中的「守護者」,孩子忘了帶鑰匙出門,有阿嬤家當中繼站,上班的大人不用手忙腳亂。而且,「阿嬤食堂」終年無休,姊弟兩家人,加上哥哥、妹妹寄居台中的孩子,總共十四人,再晚回家都有熱騰騰的飯菜吃。 開才藝班的周餘淑自然負責各家小孩的功課。她家有個大書房,晚飯後,兄弟姊妹的孩子全集中做功課,不准賴皮。孩子多了用功的同伴,感情特別好。 弟弟周餘鴻擅長泡茶、喝咖啡,休閒就上他家去。 家人住得近的好處是,手足天倫得以延續,不因為離鄉就業中斷,附加好處是節省開銷。周餘鴻說,原本「三家三個灶,如今只需開一灶」,水電、瓦斯和伙食費當然省多了。 【2006-06-05/聯合報/A10版/話題】 -------------------------------------------------------------------------------- 三代同鄰 「一碗湯不會冷掉」的距離 老顧小省下保母費 第二代專心拚經濟 照應父母又不彼此干擾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地方新聞中心記者╱專題報導 「要和父母住多近?」這是許多新人決定踏入禮堂前,要問的重要問題,早已取代「要不要和公婆住?」的傳統考量。為兼顧奉養高堂和幼兒托育,愈來愈多人選擇和父母「比鄰而居」,住同一社區、同一大樓、同一街上,維持「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親密,照顧得到又不互相干擾。「三代同堂」式的折衷家庭,遂派生出「三代同鄰」的新型態。 在高職教書的黃正雄,住的地方和父母家不超過五百公尺,每天帶著老婆和三名孩子回老媽家吃晚飯,為的就是讓老爸天天都可以看到孫子,「如果臨時有事無法回老媽家,還得事先請假呢。」 台東縣政府農業局畜產課長吳子和與父母隔街居住,他的房子是婚前,爸媽為他買的。他和太太及孩子幾乎天天到阿公、阿嬤家報到。他說,父母身體不舒服,他馬上可以察覺;父母也真能含飴弄孫,又不會被小孩吵。 不同住免得看不慣 「老一輩與年輕一代的觀念畢竟不同,不住在一起,可以避免『看不慣』,給彼此一個空間。」吳子和說。 六十五歲老人獨居或是老人只和配偶居住的比率正逐年上升當中,據統計,一九七六年全台只有一萬一千戶是老人戶,到了去年增加為九十萬戶。 數字顯示的是,許多老人不再和子女「同戶」;數字沒顯示的是,在獨居之外,許多子女選擇隔著各自的兩扇大門、獨立門戶的方式,和父母比鄰而居,照養老人家。這是獨立時代,但人們對「療癒系」家庭的需要不曾稍減。 「祖孫三代住得近,彼此有個照應,可節省保母費,讓第二代專心拚經濟。」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彭懷真說,還有父母更「周到」,子女買新屋時,乾脆長輩付頭期款,但求住得近,「不須晨昏定省,只要眼見為憑。」 隔扇門婆婆不好插手 彭懷真說,祖孫三代不住在一個屋簷下,住在樓上樓下、同個社區,解決了婆媳間結構性心結。住在彼此獨立的相鄰空間,婆媳兩代各擁一家,沒有第二個女人的陰影;「跨越一扇門後,婆婆總不好意思插手,學會尊重子女的空間」。 從父母角度看,社會福利保障不周,對晚年照顧問題不安,是促成三代同住的主要原因。對子女來說,雙薪家庭的家事、育兒需要有人幫助,加上住宅取得困難、節省家計開支,傳統三代同堂的經濟誘因,在現代並未遜色。互利互惠是同住推力,然而在一個屋簷下同財共居,代間差異更易凸顯,親情反倒成為不可承受之重。 少蔥少鹽就到隔壁拿 八十歲的劉趙金桃和二兒子劉長青住在一起,大兒子與三女兒就住在隔壁,當左右鄰居,四女兒離她住處不到廿公尺。五戶人家各自開伙,卻合訂一份報紙。劉家人說,這樣除了互相照應,還節省開支,那家缺了蔥、鹽等日用品,就到隔壁拿。 教職退休的七十二歲何老師,每天練瑜伽、游泳,忙得很,她不准兒子結婚後住在家裡,但也要求兒子不能離她太遠。「媽媽會越來越老,總要有人關心吧。」她要兒子在附近買房子,「有空的時候幫你們一點小忙可以,可別指望我當台傭!」 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吳玉琴指出,對於老人居住安排,學界近年頗為推薦老人家與子女「隔鄰而居」的模式,住同一棟的不同樓層,或者是同一個社區裡,日本老人福利學者就提出:父母與子女住多近?最好是「一碗湯不會冷掉」的距離。 保持距離三代更和樂 各自獨立門戶,也可保有各自隱私及生活方式,現代年輕人需要較多隱私空間,年輕一代可以避開長輩掌控教育、生活等可能的衝突,「保持距離」的安全關係,有助於三代同堂相處時的和樂氣氛。 某種程度上,地理位置也標示著心理位置,在疏離與靠近的兩難選擇中,三代同鄰似乎是新家庭觀的均衡點。 【2006-06-05/聯合報/A10版/話題】 -------------------------------------------------------------------------------- 捷運夫妻 3天住娘家 4天宿婆家 兩家剛好在捷運兩端 四老輪流帶小孩 很公平 記者梁玉芳 雜誌主編陳思容和先生結婚後,不曾有過「自己的家」,因為兩人每周三天住娘家、四天住婆家,兼顧了兩邊的老人家,兩人都可以保留童年以來的「自己的房間」;有了小孩之後,一家三口仍然兩邊逐水草而居,每天陪老人家吃飯。 許多人對「成家」的定義,就是買個新房、討個老婆,重新「起家」。但對陳思容和不想名字曝光的丈夫「老王」來說,結婚是結合兩家,變成橫跨台北捷運木柵線兩頭的「大家庭」,兩人娘家住住、婆家住住,省了背房貸,小孩同時由外婆和祖母養大。 「婆家娘家兩頭住」的方式是陳思容四年前結婚前提議的。學土木的老王說,結婚對女人的意義和男人是大不相同的,傳統上,女人是「嫁」到一個新環境,多少是「外來者」,要重新適應;現在兩人輪流住到對方的原生家庭,各自都有熟悉和生分,「很公平」。 兩邊的家長都要照顧,傳統是媳婦得搬進夫家照顧公婆,但陳思容想,娘家父母也要照顧,加上她和丈夫都不想被房貸綁住,所以兩邊輪流住成了答案。既然要照顧雙方父母,所以「買房子幹嘛?」 其實說是照顧父母,其實四年下來,是爸媽要照顧的人,由一個變成三個。 婆家娘家恰在捷運木柵線的兩頭,串起一個流動的、變換組合的新折衷家庭。「今晚去哪住?」陳思容夫婦戲稱,看哪邊的晚飯菜色佳,就往哪裡去;其實,是看阿公阿嬤的行事曆,老人家的社交活動也是挺多的。 有了小孩之後,陳思容不放心交給保母帶,反正婆家、娘家都能幫忙,輪流帶小孩,也不會讓老人家太累。 陳思容說,她和丈夫都不是很在意既定想法的人,也勇於溝通,婆婆也開明,「我是很幸運」,大家同意這樣是最適合的成家方式;或許孩子大了,會考慮買大些的房子,但目前這樣的流動家庭,就是現下最適合的形式了。

三代同堂行不行???

三代同堂行不行?我的答案是:不行!個人主觀認為:保有距離才會有美感~~也才能把婆媳問題最小化~~自己的老公/婆婆的兒子也不用夾在兩個女人間做夾心餅乾~~~兩個出自不同家庭背景&生活習慣的人要相互結合生活在一起,難免有許多必須適應彼此習慣,忍受相異之處的地方~~~大部分會結合的兩個人年紀通常不會相差太大(十歲內),或在個性上多少有相同之處,僅管生活習慣、家庭背景不同,但因兩個人有其相似處、可溝通,只要彼此談妥如何約定成俗,也就ok~~~如果摻進長輩成份,甚至婚後住得房子不是自己名下,幾乎高達80%的長輩會希望晚輩們能照他們的意思打點一切生活習慣,舉凡鞋子怎麼擺、地板多久掃一次...等,偏偏年輕一輩的想法/生活不似長輩們嚴謹,經常就會有種種不合/磨擦產生......婆媳問題自古就是一件複雜難解的高深學問,遇到想法開明、好相處、待媳婦如自己親生女兒般疼愛的婆婆算是幸運~~不過,這種開明、善體人意的婆婆畢竟在這個世代下還是少數...同住一個屋簷下,父母與子女間三不五時就會因意見不合而爭吵,更何況不是親如父母/子女的關係呢~~人與人之間是很難不起爭執的,尤其世代不同,觀念、想法不同又特別容易有互看雙方不順眼之處~~~如何避免衝突或使衝突機會最小化,有的人會逆來順受,婆婆說什麼是什麼,當個乖巧的媳婦,也比較不會給自己老公添麻煩;也有的人是表面和順,私底下關起房門不斷跟自己的枕邊人抱怨婆婆如何不是,我覺得這樣只會把夫妻關係搞得惡劣~~畢竟沒有人喜歡一直聽他人抱怨這個抱怨那個...更有人是把不愉快表現在臉色上或直接開砲與婆婆正面衝突,惡性循環下就是相看兩相懨......根據我個人經驗,有距離的關係才是最好!我與哥哥在家的感情並不特別深厚,甚至因為曾經大打出手二次(高中)對他是非常的討厭,但至從他遠赴高雄唸書,久久才回來一次,雖然他白爛的行徑不變,卻變得能忍受得多,爭執也少了,比較能夠相處...讀二專時,我搬出家裡住宿舍開始在外生活,平均二星期回家一次...因為有距離,回家也僅僅是假日一天半左右,同時母親因學佛關係經常有活動不在家,這些種種因素加起來大大減少我與她不合,發展衝突的機會~~~保有一定的距離會為彼此關係帶來美感,當看得不是很清楚時,常會產生一種矇矓美,即使有不完美的地方也因為看得不真切,讓不完美也能夠被包容、被接受~~~所以我主張為減少家庭內的紛爭,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關係保持距離~~~孝順不見得要住在一起,真要照顧、陪伴,有經濟能力的話就儘量找如:樓上樓下、對門、隔壁、隔街、隔巷走路不超過十分鐘的路程~~每天或每個假日抽出一點時間給予關心與慰問,讓雙方都能保有自己的空間與習慣也不致於冷落了長輩~~串門子的時間不會太長,就算被叨唸個幾句,相信忍耐度會變得很大,兩造都能相處愉快、相安無事~~~至於若是老人家年紀比較大身體有慢性病需人照料起居,甚至是他們的另一半已先過逝守寡/鰥居者...最高指導原則仍然分開住!前者情況有能力的話就請一個看護吧~~畢竟現在多半是雙薪家庭,就算住在一起,當夫妻兩人都出去上班時只會剩長輩獨身在家,這樣住一起的效用其實是有折扣的~~上班期間若是長輩在家發生什麼意外,依然無人知曉...下班之後或休假期間再花更多的心力去照顧他們,同時也可以讓看護休息(24小時看護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或是選擇送去養護中心給專門的人照顧,一樣在下班後及休假時間前往陪伴看顧也是一個辦法~~~至於後者守寡/鰥居且身體狀況還不錯,能照料自己生活也不一定非要與子女同住,或是送去安養院(還是叫養老院?)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案~~只是在中國人傳統觀念上好像把父母丟到安養院好像就很不孝,可我不這麼想,安養院只要慎選環境(軟硬體良好,至少我參觀過淡水有間還不錯),假日時間也多抽時間前去陪伴,依然可以盡到孝心~~~老人家晚年的重心不見得非得在兒女身上,這時兒女成家立業、養兒育女擁有自己的家庭與生活了,老人家即使退休沒工作也是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或結交更多的朋友,安養院那會擁有許多同好甚至是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充實的安享晚年,未嚐不是一個選擇~~~三代同堂的問題何其多,相處得好值得恭喜,若是大小事紛爭不斷,意見相歧無法溝通,衍生出來的問題不單單是婆媳間的不合,嚴重還會引起自己與丈夫之間的感情和睦...甚至為此離婚都不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老公又不挺自己時)~~~老話一句,最高指導原則:只要有別的方案可替代,除非必要,儘量分開住!三代同堂行不行?至少就我而言~~~不行!!!

三代同堂健走比賽 9/27親情開跑

資料來源:澎湖縣政府

澎湖縣府為促進三代共處互動,舉辦三代同堂健走活動,以凸顯「親情不是負擔,而是力量的加乘」的正面孝親文化,引導民眾對「孝順」的認知,並培養正當休閒活動。訂於本(97)年9月27日(星期六)上午7時50分在澎湖縣政府廣場舉辦澎湖縣「孝順年」弘揚孝道系列活動-三代同堂健走比賽,凡已報名的民眾記得來參加,也竭誠歡迎民眾到現場來參觀。 一、活動地點:澎湖縣政府廣場 二、報到時間:97年9月27日(星期六)上午6時30分至上午7 時30分截止。 三、活動路線:由澎湖縣府廣場出發→民族路→介壽路→順承門→中山路→中正路→縣府廣場(終點)。 四、活動注意事項: (一)本活動當日不受理現場報名。 (二)活動當天如遇天候不佳或人為不可抗拒等之因素,主辦單位將以安全為考量決定是否延期,並另行公布活動日期。 (三)參加人員須保證身體健康,請慎重考量自我健康狀況,如有心臟病、血管方面病歷者,請勿參加,否則,後果自行負責。 (四)比賽當日沿途路段實施交通管制,參加之各組選手不得有車輛(含腳踏車)陪同。 (五)比賽途中縣府設有三個加油小站,每組需沿途前往各加油小站蓋滿通關戳章(或識別物),以健走完成全程,再返回縣府廣場(終點)。 (六)各參賽人員需於當日比賽開始前20分鐘完成報到手續,並領取號碼布等物品。

弘揚孝道 三代同堂百戶孝親家庭獲表揚


【大紀元10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四日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今天在台北舉行第十四屆全國三代同堂孝親家庭表揚大會,共有三代、四代甚至五代同堂的一百戶家庭當中,與父母尊親持續同住超過二十年的孝親楷模接受表揚。
表揚大會下午在中油國光廳舉行,由弘道基金會理事長郭東曜主持,他致詞指出,現代社會小家庭愈來愈多,爺爺、奶奶、爸媽、兒女三代間的相處愈來愈少,但三代間傳承學習是培育厚實親情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弘道十四年來表揚了一千七百一十二個孝親家庭與楷模,期待透過三代同堂表揚活動,讓平凡而深情的孝親家庭故事,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依照評審標準,與父母同住超過三十年的孝親家庭子女頒給孝親鑽石楷模獎,每戶一人代表,今年一共十三人;與父母同住超過二十五年到二十九年的孝親家庭子女頒給孝親白金楷模獎,一共二十八人;與父母同住超過二十年到二十四年的孝親家庭子女頒給孝親金牌楷模獎,一共五十九人。
例如,孝親鑽石楷模獎七十三歲的林金石,為陪伴一百零一歲人瑞媽媽,婉拒北京奧運桌球評審邀約;孝親白金楷模獎七十二歲的詹永安與五位兄弟住同一棟樓,就是不願意離開最愛的九十二歲媽媽。
也是孝親白金楷模獎的五十三歲陳嫮(音戶)每天與九十三歲媽媽玩猜猜我是誰以延緩失智情形並增加祖孫情趣;孝親金牌獎六十五歲何日春為曾是養女的八十五歲高齡母親完成尋親的超級任務。
今年接受表揚的家庭,孝親楷模最年輕二十六歲,最年長七十九歲,尊親平均年齡八十九點三歲,超過九十歲的尊親共有二十九人,最高齡一百零一歲,四代以上同堂家庭多達五十八戶;尊親與楷模的關係以兒女人數最多,共六十三位,其次是媳婦共二十七位,女婿二位,再次為八位孫子女;子女當中,由女兒奉養尊親的有十三位,顯示女兒孝順尊親也不落人後。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馬英九探訪單國璽樞機主教

  〔本刊訊〕單國璽樞機主教於九月十六日上午十二時在主教公署接見來拜會探視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先生,單樞機首先談到馬市長小的時候是在萬華天主堂文神父領洗。馬英九稱讚文神父很了不起,一生奉獻犧牲給台灣,他在法務部長任內,去馬祖訪問也去看文神父,後來文神父到比利時,他去看神父時發現神父已有點老人癡呆,兩年後去世,心中戚然。  單樞機感謝馬英九的探訪,並表示︰去年六月罹患肺腺癌後,定期接受藥物治療,很多朋友開玩笑,「老來俏,笑我燙捲髮,其實是吃藥的副作用。」請大家不要為他擔心,多為他祈禱。   單樞機對現今家庭的價值也在努力,希望馬英九能推動家庭教育法案,單國璽告訴馬英九︰近期將到綠島監獄傳教,馬英九也送單樞機一雙台灣製造的鞋子,方便他傳教,無遠弗屆。單樞機也指出︰家庭是社會的支柱,一但破壞,這些小孩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長大後心中充滿著仇恨,怎樣重視家庭教育,不容忽視。  單樞機也關心墮胎問題,認為法令不夠嚴謹,致墮胎泛濫。國內有十餘個宗教團體發動連署,希望社會重視生命︰他說︰如果父母對親生骨肉都不愛惜,如何能寄望他重視別人的生命,他認為社會的亂象,與家庭婚姻、墮胎等都有密切的關係,也希望馬英九能重視,讓墮胎相關法令修法能更嚴謹。  馬英九表示︰很多人不了解財產拋棄繼承法令,最近有個三個月大的小孩,就背負起幾千萬元的債務;另外,依法令規定3個月要辦理法定繼承,但有很多人不曉得,父母過世後,財產遭法院沒收,全台目前有3千5百多件個案,他將力促立法院在本會期修法改善。
譚珊芝
<本資訊轉載自2007年9月23日《善導週刊》>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朋友非常孝順,父親過世後,辭去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台陪伴母親。但是不到半年,她就來找我,請我想辦法找出為什麼她與母親不合,她說每次母親一開口說話,她心中就好像火山要爆發,她知道母親寂寞,希望她多陪陪她,她自己也希望能孝順,畢竟這是她回國的目的,但是,不知怎的,三句話沒說完,她就發火,如果要避免對母親頂撞,她就必須講完她要說的話立刻走開。
我們都是念科學的,不相信犯沖、相剋等迷信說法,但是檢討了半天,都找不出為什麼「母慈女孝」但就是合不來。直到有一天她送來一捲錄音帶,是星期日在家中與母親說話的錄音,請我分析。分析完畢,我知道為什麼了。
在這捲錄音帶中,母親的話占五分之四,我的朋友只說了五分之一,而且句子都很簡短,只回答必要的話。母親的句子中絕大部分是否定句,例如「不要穿這件衣服」、「不要塗深色口紅」、「不要擦地板了,先去買菜」、「不要買這種樣子的小黃瓜,這種胖肚子的,裡面全是子」、「不要放那麼多洗衣粉」、「不要用這種醬油,有色素」、「不要看這個連續劇」,到了晚上,她母親要她換一件厚一點的睡衣時,我的朋友就爆發了。
人天生有保護自己的本能,當一個人總是批評你時,你的大腦很快就形成一個防衛機制,只要一看見這個人,全身細胞就緊張起來,進入備戰狀態,這個人講的每句話都會先從負面去解釋,先篩選可能的敵意,再處理語意。
當你想做一件事而有人攔阻你時,第一次你會勉強順從,第二次你便不想讓他知道,因為你不喜歡被駁回的感覺,久了以後,便什麼事都不讓母親知道了。但是越是不想讓母親知道,母親越是拐彎抹角地想打聽出來,這時女兒便覺得隱私權被侵犯,於是母女關係就惡化下去了。
看到平日不以為意的說話方式導致這樣的結果,心中真是震驚,我們常常對越是親密的人講話越不小心,忽略了對方需要被尊重。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父母要學會尊重他的選擇,說話時要避免用「不要」這個字作為句子的開頭,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
孩子小的時候,這種感覺會造成自信心的低落,如果孩子已經去外面闖了個天下,建立了自信心,這種說話方式會使孩子迴避你,雖然孩子也知道父母是好意,但是心理學上的研究已經讓我們知道理智和感情是分家的,是不同的神經迴路在處理的,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的去做。
當奉養父母變成不得不做的義務時,雙方都會很痛苦。天下沒有什麼事比親子關係不和更令人傷心的了。
親子、夫妻、朋友、同事……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啊!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j.R9ATibGxNmVlTviNOUyYo-/article?mid=1785

2008年8月19日 星期二

請求眾人為能奉獻所有家庭於主座前祈禱!

百善孝為先,是天主的命令,愛人如己的第一條誡命!

那裡只是華人文化傳統?愛人如己第一要件是十誡中的第四誡:孝順父母!這是體察天主是愛的金鑰!

愛 要坐鎮家庭為王 愛家人 是學習回饋天主愛的初學功課!

父母家人是天主給人類最大的恩典,血脈家人是我們生命中不能替補的寶貝!要友愛兄弟姊妹,不使父母親傷心難過,.....因此家人互愛是天主的命令!愛人如己基本功!

天主是愛 愛主所愛

祖先祠奉恆久以來就是華人家庭精神中心,華人文化向來稱許孝順行為,不只是要孝父母,還要孝祖先,.......而這美善的華人文化不該在西風東漸後潰散了。

西方文化以基督信仰為中心,在舊約時代,天主給人類十誡為德行指標之根據,基督卻指明天主十誡總結就是愛天主在萬有之上和愛人如己兩項重點!比對十誡和基督的教導很清楚的可以看到孝順父母在基督信仰的重要。

百善孝為先,豈只是華人傳統?!這是天主的命令,愛人如己的第一條誡命!

接受基督信仰的人更要懂得孝順父母、愛父母的真義!才是真正體會了愛人如己的真味!

感謝、讚美天主!我們都是天主的最愛!父母是天主給我們的第一項生日大禮、是所有新生命的天使!因此,依順、回愛父母家人就是回答天主愛人如己第一要項和功課!感謝天主讓我們可以這樣祈求!我們所求是靠主耶穌基督之名,阿們!

秀貞.德蘭 2008-08-10 04:03:44

2008年8月16日 星期六

有愛不覺天涯遠

她十五歲那年,父親死於一場車禍。家裡塌了半邊天,她的心也完全塌了。

從小她就是父親最寵愛的寶貝,可是幸福到此戛然而止。那個沉悶的夏天,她封閉了自己,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她看著母親依然衣著光鮮地上班下班,和別人談笑自如,心就像被針尖一點點地刺了個遍。她不明白,難道父親的離去在母親心裡竟然沒有留下絲毫痕跡?

父親去世之後她的生日那天,母親一大早就起來上市場買東西,說要熱熱鬧鬧地給她過生日,並且叮囑她放學後把要好的同學都請到家裡來。晚上,她獨自回來,看到家裡流光溢彩,人聲鼎沸,桌子上還擺著三層的生日蛋糕,上面插著十六支蠟燭。她剛一進門就被一群男人和女人圍了起來,紛紛往她手裡塞禮物,祝賀她生日快樂。母親在旁邊興奮地介紹,這是趙伯伯,這是許阿姨……母親問:「怎麼沒帶同學回來啊?我準備了這麼多的菜呢!」這樣熱鬧的場面,讓她不可抑制地想起了父親,突然悲從中來,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句:「沒有爸爸的生日,我不快樂!」她把手裡的禮物統統摔在地上,又把桌子上的蛋糕砸了個稀爛,留下不知所措的母親和一屋子尷尬的人,頭也不回地跑進自己的房間,把門重重地關上。

那天晚上,她半夜起來上廁所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陣壓抑的哭泣聲。她在母親的房門口站住,房裡的燈還亮著,母親背對著她,肩膀劇烈地抖動著。這是父親離世後她第一次看到母親哭,她也第一次發現,原來母親的肩膀竟是如此瘦削。她默默地站了一會兒,終於走進去,輕輕地攬住了母親的肩頭。第二天,她起床時發現床頭放著一張字條:「嬌嬌,爸爸在天上看著我們呢,我們兩個在一起要快樂地活著,他才會開心,有愛不覺天捱遠,哪怕是隔著兩重世界。」

「有愛不覺天涯遠。」她反覆讀著這七個字,淚如泉湧。

她上高三那年,母親因為公司績效不好失業了。母親從舊貨市場買了一輛三輪車,去水果批發市場批些水果回來,蹬著三輪車到大街小巷叫賣。有一次,她準備回家跟母親要錢買複習資料,走過一個路口時,正好看到母親的三輪車停在那裡,有個人在挑剔蘋果的顏色不好、價格太貴,母親謙卑地賠著笑臉,不住地說好話,那人還是不依不饒,秤完了非要再添上兩個。母親急了,正爭執的時候,突然有人喊:「警察來了!」母親一驚,錢也不要了,騎上三輪車就跑。那條街正在挖暖氣管道,母親沒留神,三輪車便歪進了旁邊新挖的土溝裡。她看見母親慌忙的爬起來,扶正三輪車,也顧不上撿掉落在地上的蘋果,繼續蹬著車往前飛奔。 她跑過去把地上的蘋果撿起來,看著母親瘦得厲害的背影飛快地消失在街角,她突然蹲在地上,淚水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來。母親就是這樣艱難地供她讀完了大學。她又得到了全額獎學金,要出國深造。臨走的那天晚上,她抱著枕頭來和母親一起睡,母親把所有該叮囑的都叮囑了一 遍。她依偎著母親,一直沉默,到開口說話時,已是淚眼婆娑:「媽,我走了,你怎麼辦?」母親拍拍她的頭,笑著說:「傻丫頭,有愛不覺天涯遠,我會照顧好自己的。等你回來,買了大房子,接我去享福。」母親輕輕地笑著,可是她的手卻是顫抖的。


學成歸來,已是兩年之後。她憑著優異的成績被一家大公司高薪錄用,還提供了樓房。她把母親接到新家,母親歡天喜地地在陽台上種滿了花,把她的床單被罩都洗了一遍。有一天夜裡,她聽見母親一直咳嗽,起來去看,母親卻閉著眼睛,好像睡熟了。 第二天,母親說想家了,要回去。她急了,說:「你要回哪兒去?這就是我們的家啊!」母親執意要回,她無奈,只好送母親回去。母親回家後一直咳嗽,最後竟咳出血來。送母親去醫院檢查,竟是肺癌晚期。醫生埋怨她:「怎麼這麼晚才送來?」「怎麼這麼晚才送來?」她一遍遍地問自己。

九月的陽光燦爛耀眼, 可是她的世界卻失去了顏色。一個月後,母親靜靜地去了。最後的時刻,母親抓著她的手,嘴唇翕動。她俯身上前,把耳朵貼在母親的臉上,聽到母親用微弱的聲音說:「乖 …… 不怕 …… 有 ……不覺天涯遠 ……」 有愛不覺天涯遠!她跪在母親床前,淚如雨下.....。

2008年8月14日 星期四

人間的真愛是很難得的!


人不講理,是一個缺點。
人只知講理,是一個盲點。
通常越有知識的人,越相信講理就可行遍天下。
講理也許可行遍天下,但行到家裡就不通了。
家裡的老婆就是不和你講理的人。
常常有那麼一種男人,在外面人稱教授,開會時儼然專家。
面對一屋子的人演講,能引經據典、聞者莫不折服。
但走進家裡,面對家中的老婆,說盡天地間的大道理,說得唇焦舌乾,就是不能使老婆講理。
他始終不明白一點──夫婦並不是講理的關係。
要想想看,她當初嫁給你,豈因為你擅長講理哉?
實指望你疼她、寵她一輩子也!
如今你忘了疼她寵她,動輒要和她講理。
你很講理,會講理,能把白馬說成黑馬,她早就知道,她就是不吃你這一套,你便有一百個理又待如何。
其實你只要略施小惠,稍表殷勤,說句感性的話,送個小禮物,眉目間表示未忘對她好,你就是一百個理通通不對,她也願意聽你的。
女人對男人只求你對她好。你對她好了,你作強盜,她願意作強盜婆;你作漢奸,她願跟著你挨罵。
但你不疼她,你再偉大,或你是聖賢帝王等等.......
講不講理一概與她無干──這是把事情說得極端了。
重要的是她的基本意識型態如此,你要和她講什麼理?
有一天,如果碰巧她在和別人講話,你不妨注意聽聽。
你會猛然發現,原來她和別人講話,是很講理的!!理
可見她只是不和你講理。
她故意不和你講理,當然是暗示你要以理~的感覺對待她。
可惜你從柏拉圖讀到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涉理深迷,迷於理亦深矣,聰明一世,就是想不起該什麼時候講理,什麼時候不必講理。
當年蘇格拉底一生誨人無數,就是與妻子說不通理。
單身,有時不一定是貴族。
單身也許會比較自由,但自由也有一個同義詞,叫作寂寞。
因為人不是什麼時候都喜歡一個人獨處的;有時好東西需要跟人分享,有時候難過需要人安慰。
單身貴族產生的原因,是因經濟及人格上的獨立以及感情上的獨立。
獨立是什麼?
獨立是需要而不依賴,一個獨立的人需要異性,而不依賴異性。
做情人之前,應該先是朋友。
成為你的朋友之後,出現在你的生活裏,才有可能認識你、了解你、知道你的長處而對你產生好感,進一步發展感情,變成情人、對象。
世界上的顏色並非只有白色和黑色,黑與白之間還有很漫長的灰色地帶
只要多相處,便能發現對方的優點及好感,這才是發展感情的自然過程
『一見鍾情』以及『從一而終』的感情是不切實際的,我們需要的不是這種不切實際而虛幻的感情。
有人形容跟異性交往,就好像在海邊撿石頭,大家都會撿喜歡的那一顆
一旦撿到一顆你最喜歡的石頭,便把它帶回家去,好好對待它,因為那是妳唯一的石頭。
而且要記住,從此後不要再到海邊去。
( 永遠相信,我已經找到最大、最美、最適合我的)
跟異性交往最重要的不是他有多好,而是他對你有多好。
一個人如果條件很好,有一百分,可是這一百分之中,他只給你三四十分,或一二十分;相反地,另一個人也許只有七八十分,可是他卻是全心全意的對待你,那你應該選擇那一個?
其實,每一個人的條件都是一樣的。不管你有多好,都還有人比你更好
你雖做不到一個『最好的人』但你卻做得到一個『給予對方最好的人』
人間的真愛是很難得的 ……切記好好珍惜喔!

一種叫理所當然的習慣

一種叫理所當然的習慣

【摘錄自:幸福從零開始】

上了一天班,回到家裡,丈夫只會粗聲粗氣的說:「飯煮好了沒?我餓死了。」對妻子的忙碌辛苦視而不見。

有一天,丈夫帶著未婚獨居的同事回家,同事一進門,老婆接過兩人的公事包和外套,丈夫還是老話:「飯煮好了沒?」同事卻說:「大嫂,對不起,麻煩你了。」 看到一桌熱騰騰的飯菜,同事感動的差點掉下淚來:「一回家就有熱飯熱菜可吃的感覺真好!哪像我,每天回家都只有冰冷的牆壁迎接我。」然後埋頭拼命吃菜,彷彿一輩子都沒吃過飯的;對老婆的手藝讚不絕口,一盤簡單的炒青菜都被他說得像什麼山珍海味的。 老婆眉開眼笑,不斷的夾菜給同事,還說:「請用。」老公反而被冷落一邊。 吃完飯,老公照例拍拍屁股,想移到客廳沙發看電視、聊聊天,正想開口叫老婆倒茶;那個不識好歹的同事,竟然幫忙收拾碗筷,還不忘跟老婆道謝:「大嫂,謝謝你費心做這麼豐盛的晚餐請我。這些碗盤我來洗就好。」老婆當然不會讓客人洗碗。 這時,丈夫說:「泡茶。」雞婆的同事居然說:「大嫂,你告訴我茶葉在哪裡,我自已來就好。」

同事走了之後,老婆一邊洗澡一邊唱歌。 丈夫 問你為什麼那麼高興? 老婆說:「我煮了十幾年的菜給你吃,你從來也沒有跟我說一聲謝謝。吃完飯不但不幫忙洗碗,還要我泡茶侍候你。你看看你那個同事多懂事。」 老公回答:「因為他第一次來我們家啊,因為他不認識你啊,你等著看好了,看他結婚之後,會不會跟老婆說謝謝。」

為什麼?為什麼面對至親的人,我們總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禮貌和感謝? 老婆為什麼一定要煮飯?因為那是她的工作、她份內的事?因為她愛你。 丈夫為什麼要辛苦工作受到老闆指責、剝削仍然不敢辭職?因為他愛你。 愛不是理所當然,愛是得來不易。

有人說,女人最傻,只要你給她一句讚美、一句感謝,她就會無怨無悔的為你做牛馬。 其實男人也是。在家的時候,放一缸熱水,接過他沈重的公事包,跟他說聲:老公你辛苦了。他在辦公室受到再大的委屈,也忘的一乾二淨。

只是一句讚美,只是一句「請、謝謝、對不起」,愛情裡多了多少甜蜜和安慰?下一次,別忘了對你的愛人說:謝謝你。

幸福的長相:一句平凡的話語,卻有著神奇的力量。

夫妻相處之道

夫妻相處之道

  婚姻是一份給予,是一份付出;是一種犧牲,是一種奉獻;婚姻更是一生的承諾,永久和神聖的誓盟。在我們天主兒女的眼中,那更是一件聖事,其內充滿了天主的恩寵與祝福。
  經相識、相知、相戀、相愛,男女雙方手挽手,肩並肩在天主祝福的目光下而走上了婚姻的殿堂,開始了福祉而又漫長的婚姻之路。
有人說︰“婚姻是福祉的港灣”,可又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這兩個說法都是可能的。最主要的是看夫婦二人如何去走婚姻之路,走好了則是人間的天堂,走壞了則是人間的地獄。為了使每個度婚姻生活的兄弟姐妹們都能走進天堂,現簡介八點夫婦相處之道︰
  
第一,同心敬上主︰ 家庭的開始以天主為主,“若不是上主興工建屋,建築的人徒然勞苦;若不是上主在護守城堡,守城的人白白警醒護守”。(詠一二七︰1)
  
第二,尊敬如佳賓︰保祿說︰“你們做妻子的,應當服從自己的丈夫,如同服從主一樣。你們做丈夫的,應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體一樣”。(弗五︰22,25a,28b)
  福祉快樂的婚姻,必須倚賴於彼此的尊重、仰慕與接納。婚姻的本質是愛,千萬不要把對方當傻瓜。他之所以忍耐你,對你做出讓步,是因為他深深地愛你。相信沒有人會希望別人看輕自己。一份耕耘,一份斬獲。“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若十二︰24)
 
 第三,相知莫相疑︰誠實,是做為一名基督徒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為人之本。古人說︰“人之相知,貴在知心。”交友尚且需知心,結為百年的夫妻難道不更需要知心、交心嗎?心心相印才能成為知己,獲得愛情的福祉。聖經中說︰“愛是凡事相信。”(林前十三7)
然而那些互為猜忌的夫婦,永遠也得不到如此的福祉。男的心如針尖小,女的心如麥芒細。每當他們見到一封信時,便疑為情書,聽到一個電話,即疑為約會,見有人來訪,不是疑為情夫便是疑為情婦。猜忌真是一個大魔鬼,他讓男人愚蠢,女人惡毒。即使真有人愛他們的話,也會因著猜忌失去他們最怕失去的愛人。
  
第四,溝通勝黃金︰說話這是人性的象徵,藉著談話我們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夫妻間應該更多地聊天和溝通,不論有沒有衝突和矛盾,如此才能更加增進彼此的感情。
  有些夫妻不懂得溝通,在生活中他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和假面具,他們不願意或懼怕向對方表達真實的感受和想法。長此以往,雙方使彼此心靈形成一種隔膜。只是彼此共同生活而矣,用八字說明他們──“同床異夢、同宴異心。”
  
第五,爭吵不記仇︰俗話說,鍋勺哪有不碰鍋沿的,夫妻在同一空間共度歲月,難免有沖衝撞撞,難免有爭爭吵吵。劉海峰(頭班攝影師)和李金萍(景縣人)是一對恩愛夫妻,感情很好。在所有認識他們的人中,沒有任何人見過他們紅過臉,吵過架。避免吵的小祕密很簡單︰只要有一方著急,另一方不是靜靜地聽著,就是悄悄的走出走。這樣一來,大吼者就像被扎了一針的氣球,不一會氣就全放光了。
  有一首小詩說︰
  並不是失去的愛破壞我美好的時光,但愛的失去,盡都是在小小的地方。
  
夫妻吵架是給魔鬼留了空當。夫妻吵架有兩件事不能做︰不能一起祈禱,不能一起唱歌。聖經中說︰含怒不可到日落。所以夫妻雙方應該爭取先向對方說︰“對不起”。這樣才可以在夜幕降臨時同心祈禱,恢復正常的愛的生活。
 
 第六,育子必同心︰聖經中說︰“子女全是上主的賜予,胎兒也全是他的報酬”。(詠一二七︰3)子女真的是天主給夫妻的最大的禮物。然而子女的主人應該是天主,夫妻只是管家,夫妻必須按天主的原則去管理天主給自己的這份大的禮物。兒女是禮物,夫妻應善待。育子必同心,將來可成材。
 
 第七,家是福祉港︰有人說︰“對於亞當而言,天堂是他們的家,然而對於亞當的後裔而言,家是他們的天堂”。家多么美的地方,由愛凝成,匯聚親情,悲歡交織,一道靚麗的風景。家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的營建。有人把家比成一個空盒子,他要求兩個人要先向裡邊放東西,而不是索取。的確,家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和真心付出。家好不好,是兩個人的態度。不要說是誰的,應該說是我們的。

第八,友誼萬年新︰俗話說︰“澆樹澆根,交人交心”。能交心的朋友,友情常在,知己常存。在人生中沒有比夫妻關係更近的了,它超越了與父母、子女、朋友、同事等等的關係。
  行筆至此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元朝管道升的《我儂詞》︰
  你儂我儂, 忒煞情多, 情多處, 熱如火。把一塊泥, 捻一個你, 塑一個我。將咱兩個, 一齊打破, 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 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 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 死同一個槨。
  婚姻由天主所創立,經基督以提升。天主願意藉婚姻聖事讓夫妻更多地獲得天主的恩寵。基督自喻新郎,他為新娘──教會犧牲了性命。(弗五︰26,27)愿所有夫妻都能效法基督,為了自己的愛人、家庭多付出、多奉獻,甚至犧牲。

說「我愛你」,永遠不要嫌遲

說「我愛你」,永遠不要嫌遲
有對老夫妻年逾五十,經濟條件不錯,理當是安享退休生活的時候,卻相偕到律師那兒要辦離婚。原因是自從結婚以來,兩人爭吵不斷,老是意見不合,個性上又南轅北轍十分不和諧,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要不是為了孩子著想,早就勞燕紛飛了。好不容易總算盼到孩子們成年,再不需要父母操心,為了讓彼此在晚年能自由的生活,不用再忍受那麼多無謂的爭吵,決定辦離婚。

這一刻在律師面前,讓律師也面有難色,律師費都有點不好意思收了,於是他提議辦完手續後,三人一起吃頓飯。老夫妻想了想,雖然離了婚,兩人又沒什麼深仇大恨,吃頓飯總可以吧!餐廳裡三人氣氛非常尷尬(想也難怪,陌生的律師和兩個剛離婚的人)。正巧服務生送來一道烤雞,老先生馬上挾起一塊雞腿給老太太說:「吃吧!你最喜歡吃的雞腿。」
律師眼精一亮,心想事情也許有了轉機哦!未料老太太紅著雙眼說:「我很愛你,但你這個人就愛自以為是,什麼事都自已說了就算,從來不管別人的感受,難道你不知道,我這輩子最討厭吃的就是雞腿嗎?」
這 時老 先生也有點哽咽的說:「你...總是不了解我愛你的心,時時刻刻我都在想,要如何討你的歡心,總是把最好的留給你,你知道嗎?這輩子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雞腿。」律師看在眼裡,不免鼻頭一酸,兩個如此深愛著彼此的人,卻因為溝通出了問題而面臨分開的局面。

這一晚兩人心中都有著無限的感慨,這麼多年的感情卻要面對如此殘酷的結局。老先生整晚翻來覆去睡不著,心中陣陣如火燃燒般的痛在心底無情的煎熬著。他考慮了很久,強忍著痛苦打電話給老太太,想要表達他內心的後悔,他想告訴老太太,他是多麼的愛她。電話聲響了,老太太知道一定是老先生打來的,但是她心中充滿了恨,她覺得是老先生負了她一生,她不想再聽到他的聲音。

電話不知響了多久,老太太就是不接,婚都離了,面子重要,怎能接電話,甚至她把電話線都拆了。老先生手握著冰冷的話筒,聽不到老太太的聲音,心中有如刀割一般,久久無法釋懷。其實這一天晚上老太太也是在傷心中輾轉難眠,而且她忘了...老先生他有心臟病。

隔天,老先生被發現死在自已家客廳,手裡還緊握著電話筒。老太太知道這個消息後簡直無法相信,為了賭一口氣,竟然讓自已深愛的人在心碎中死去,這時候任她如何大聲的呼喊也喚不回老先生的回眸一笑。老太太柔腸寸斷的整理老先生的遺物,突然發現抽屜裡的一張保險單,投保日期就是當年他們倆的結婚日,受益人當然是老太太的名字,雖然金額只有一佰萬元,但是當中夾著一張字條--「親愛的,當你發現這張保單時,也許我已經不在這人世了,但我愛你的心不會改變,照顧你的責任更不會終止,這些保險金將代替我,繼續給你無微不至的愛與關懷,如我仍然在你身旁,永遠愛你的...」看到這裡老太太早已淚如雨下,她真的沒看走眼,他是真心願意照顧自已一輩子的人。

千萬不要讓生命中有這樣的遺憾,早早放下心中無謂的面子、成見,用愛與包容,真心的對待,否則你可能錯過這一生深愛你的人最後一次所說的:「我愛你!」到時再多的悔恨也無法挽回這樣的遺憾。
更提醒您,要把握住機會,讓心愛的人知道你有多在乎她,勇敢的說出來吧!假若你真的說不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只要你用心,總有一天她終會了解的。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

陳安儀的筆下人生 有一次上「新聞挖挖哇」,于美人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挺生動:「哪一段婚姻,不是縫縫補補的呢?」我心中暗暗接上的一句是:「更多的婚姻,都是千瘡百孔的呀!」算一算,我結婚整整十一年,要邁入第十二個年頭了。在這其中,我們吵過架、打過架;吵外遇、鬧離婚;有甜蜜思念、也有苦澀委屈;生下了小孩、也拿過小孩……,就是這樣的酸甜苦辣,倒也過了這麼些年。婚姻到底是什麼?我經常問自己。 我看到過、參與過的婚姻,其實只有我父母的。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對婚姻的憧憬或是破滅,總是由自己的父母開始。我的公婆在我們婚前就已經離婚了,雖然,婆婆這些年來總是盼望著破鏡重圓。在我心目中,我爸爸媽媽可以算是幸福的一對。雖然爸爸脾氣暴躁,每次一發起脾氣來總是大吼小叫,讓我們覺得媽媽很可憐;但是,爸爸的脾氣來得快、去得快,每次吵架的隔天,總會看到爸爸在家扮小丑,嘻皮笑臉的討媽媽歡心。也因此,他們的吵架經常像是一齣齣鬧劇。

大概在我小一的年紀吧!有一次他們吵架,我媽一邊哭一邊在房間整理行李,說要帶我去台北。爸爸坐在客廳裡,明明頭上在冒煙,卻還屏氣凝神的在看書。幼小的我很緊張,在房間與客廳來來回回的跑著,一邊跟爸爸報告:「媽媽已經在收衣服了!」「媽媽在裝箱子了!」「媽媽要去台北不回來了!」一邊跟媽媽哀求:「媽媽,妳不要走啦!」可是,兩個人都不為所動,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正當我哭哭啼啼的跟在媽媽後面,眼看著媽媽提著行李箱要走出大門時,那個坐在客廳裡看書、沈默的老爸,忽然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攔在媽媽前面,身高比媽媽高20幾公?尷漯赤芋A不知道什麼時候,左手已經拿好釘鎚、右手拿著釘子,雙手一伸、越過了媽媽的頭頂,把我家的大門「砰砰砰」的釘了起來!矮小的我躲在門下,楞了半晌,然後破涕為笑。

雖然我搞不清楚他們為什麼吵架,但我覺得爸爸真是厲害,他把門釘起來媽媽就走不了了!他怎麼想得到這一招呢?我媽媽也是一臉的驚愕,然後在門前忍不住就笑起來了。當然,隔天,門上的釘子就拔掉了,但是我家門上那兩個小洞,足足讓我們談論了好多年!

後來我們搬了家,又有一年,在我高中時,有一次週末回家,弟弟得意的把掛在門上的西裝移開,向我展示門上的另一個大洞。不用說,那又是一次我爸媽吵架的痕跡。原來,起因只是因為爸爸在院子裡,風把門吹得反鎖了,他一直叫我媽,我媽在樓上卻沒聽到。爸爸一發火,去工具房取了鐵鎚,把門敲破一個大洞!後來,我弟弟還領著巷子裡的小朋友,排隊前來我家觀賞「門上大洞」之奇觀!長大之後,我跟媽媽經常閒聊,有時候,她會跟我抱怨,父親又胡亂發脾氣,氣得她很想在外面買一個小套房,老了之後一個人搬出去住。可是,當兩個人一起出去看表演、爸爸牽著她的手陪她在社區裡面一圈又一圈的?疏B時,媽媽又會帶著像小女孩崇拜偶像一樣的神情對我說:「妳爸爸除了脾氣壞,什麼都好!他很有骨氣、很聰明、又有學問,以前追我的男人,沒有一個比得上妳爸爸!」爸爸媽媽吵吵好好的渡過了30多年的婚姻,媽媽在55歲那年病逝。媽媽過世之前,在醫院住了將近半年的時間。

那段時間,我親眼見到,爸爸每天下班後就直接到醫院去,親手餵媽媽吃飯、更衣、按摩、如廁、餵藥,兩百多個日子,沒有一天間斷。媽媽過世之後,爸爸買了一對骨灰罈,每天在家裡整理媽媽生前的遺物。我們把桃園的大房子賣了,爸爸扛了好幾麻袋的遺物回來,他把媽媽手寫的每一張紙條、照片,用本子一本一本的貼起來。終日消沈的爸爸對我說,他是念科學的,不相信有鬼神,媽媽走了,他也不知道他活著還有什麼樂趣。

一度我很擔心,怕他有什麼萬一。還好,後來,爸爸又遇到了阿姨。兩個失去了老伴的人,互相有了傾訴的對象,?#92;萎的靈魂又再度的復活。我跟弟弟妹妹,都很感激阿姨的出現,認為那是在天上的媽媽保佑,不忍心看到爸爸如此痛苦,所以把阿姨帶到他的身邊。然而,脾氣暴躁的爸爸,這回依然改不了他的個性,兩個人一吵起架來也是個天?Y地裂,有時候我忍不住勸他們:「都這樣的年紀了,還有什麼好吵的呢?」偏偏兩人還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可是,吵著吵著,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爸爸的第二段婚姻、兩個不完整家庭的重新組合,也堂堂邁入了五個年頭。

我遺傳了爸爸的火爆脾氣。雖然我是女生,但一發飆起來,誇張衝動之行為,比起我爸爸來,不遑多讓。就跟我媽媽一樣,我先生是個笑口常開、樂觀開朗的好脾氣先生。也因此,我們的婚姻,也是一樣的吵吵好好,需要常常縫縫補補。婚前同居時,媽媽一直覺得丟臉,頻頻要我趕快結婚,以免每次大樓的管理員問她「妳的兒子、女兒」時,媽媽都覺得不知該怎麼解釋。媽媽對我說:「一個願意幫妳洗衣服、洗碗的男人,妳還要挑剔什麼呢?」我心想,反正結了婚也還是可以離婚,也沒什麼好怕的!於是,我就為了「給樓下管理員一個解釋」而結婚了!

婚姻到底是什麼?

結婚後的每一年,我都不停的在問我自己。

婚姻到底是為了製造出兩個像我們的小孩?

還是為了要一起存錢買房子?

婚姻是因為相愛的兩個人想要一輩子在一起?
還是只是因為怕老了之後沒有人照顧自己?
婚姻是為了保障彼此合法安全的性?R?
還是下班之後有一個家?
婚姻是彼此的心甘情願?
還是彼此不得已的責任?
是彼此的承諾?還是彼此的約束?
是彼此的依靠?還是彼此的負擔?是彼此的親情?還是彼此的愛情?

我一直都想不太出答案。 有一次我在「國光幫幫忙」形容,婚姻就是兩個走在鋼索上的男女,必須要有危險的恐怖平衡,才能繼續的下去。狄鶯對此非常不以為然,她認為老公的愛就是婚姻必要存在的全部。我反駁她:「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一輩子只愛一個人,除非那個人很短命。」我不認為婚姻裡應該沒有任何的誘惑、犯錯,我也不認為婚姻裡應該沒有任何的失望、苦澀。要維持婚姻最簡單、也最重要的是,兩個人都想要維持這段婚姻。無論是婆媳不和也好、外遇緋聞也罷,打架動粗、或是沒有子嗣,讓婚姻不能持續下去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其中一方不再想要這段婚姻。否則都還可以持續下去。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偶爾會想不起對方的好處,只覺得他現在缺點一籮筐。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偶爾會忘記對方婚前的樣子,只記得他現在的禿頭大腹。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常常會不耐煩聽他的話,只因為他說的話妳都知道。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常常會不在意他在做什麼,只因為反正他也槁不出什麼名堂。
妳忘了,現在被妳嫌棄的他的父母,正是調教出妳當初愛戀男人的推手。
妳忘了,現在被妳討厭的他的沈默,正是當年吸引妳的穩重。

我要我的孩子知道的20件事

我要我的孩子知道的20件事 by 蕭慧英
1995年我第一次讀「黃金階梯」這本書,原著書名是「20 Things I Want My Kids To Know,我要我的孩子知道的 20件事」。當時我是三十八歲的職業婦女,仍在「確認」自己人生價值觀的階段,也在學習如何教導三個別是12、10及 6歲的女兒。
記得那時讀完這本書,我的確整理了自己「人生方向」的一些想法,我也記得當時真有所感:「這是我要我的孩子知道的20件事」。
十二年過後的今天,女兒們已是24、22及18 歲,我再度翻開這本書,我還是覺得「這是我要我的孩子知道的20件事」,尤其當她們已經是「年輕人」。
作者在引言裡,寫出他為何寫這本書的理由:
1. 因為我愛年輕人,我了解他們的生活並不容易
2. 因為學校裡不教「如何生活」,也不教「人生的基本要素」
3. 因為年輕人需要外界的幫助,來發絕自己的美好潛能
4. 因為老式的真理從不過時

到底是那20件事?以下節錄與父母們分享。

1. 成功在於做,不在於得
成功就是將我所有的做最好的運用。成功是在於做,而不在於得;是在於嘗試,而不在於勝利。 / 戴韋恩(Wynn Davis)
2. 人生是艱苦的
人生是一連串的問題。我們要去埋怨?還是去解決這些問題? / 派史考特(M. Scott Peck)
3. 人生充滿樂趣
開懷大笑應該是人與生俱來最高層次的天賦本能。 / 克曾茲(Norman Cousins)
4. 我們依靠選擇而活
上帝並沒有問我們要不要來到人世間,我們只能接受而無從選擇。我們唯一可以做的選擇是:決定如何活著。 / 畢亨利(Henry Ward Beecner)
5. 態度是一種選擇
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奪走,除了一件東西,就是人在任何情況下,選擇自己的態度與道路的自由。 / 法蘭科爾(Viktor Frankl)
6. 習慣是成功的關鍵
事實上,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唯一的差別在於,他們擁有不一樣的習慣。 / 曼迪諾(Og Madino)
7. 感恩是一種最好的習慣
不要為你所沒有的抱怨……要珍惜你所擁有的。 / 朱德(H. Stanley Judd)
8. 把人生建立在尊敬的基礎上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 馬太福音七章12節
9. 誠實依然是最好的策略
「在國際外交事務、人際關係、勞工、商業、教育、家庭與控制犯罪上,誠實是最好的策略。因為,真理是唯一有效的東西,也是建立持久關係的唯一基礎。」 / 克拉克(Ramsey Clark)
10. 和善的言語成就大事
「世界上沒有幾件事比積極的鼓勵更有力量,一個微笑、一句樂觀、充滿希望的話。當事情遇到困難時,說一句:『你能辦得到。』」 / 德伏斯(Richard M. Devos)
11. 真正的動機發自內心
「不論你是誰、你年紀多大,如果你想要得到持久永恆的成功,那驅使你邁向目標的動機必須發自你的內心。」 / 梅爾(Panl J. Meyer)
12. 目標是有底限的夢想
「有目標的人們成功是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往那裡前進。」 / 奈丁格爾 (Earl Nightingale)
13. 辛勤工作無與倫比
「生命所提供的最好獎賞就是:有機會為值得做的事情辛勤工作。」 / 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14. 有得必有失
「決定你要什麼,決定你願意用甚麼來與之交換,把你的前後次序搞清楚,就開始去工作。」 / 韓特(H. Lamar Hunt)
15. 成功者創造時間
「時間是生命,是不可重來、不可逆轉的。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掌握時間就是掌握生命,並充分地使用生命。」 / 蘭凱(Alan Lakein)
16. 自尊是自己成就的
「自尊是在你內裡深處對自己價值的感受。」 / 魏特利(Denis Waitley)
17. 心靈成長也需要營養與運動
「身心靈和諧的運作,決定了我們整個人與我們的健康。」 / 桑若森博士(Dr. Carl Thoresen)
18. 每一個人都有失敗經驗
「如果你願意接受失敗,並從其中有所學習;如果你願意相信失敗是一個化妝的祝福,並從中板回優勢,你就有擁有一個最有利的成功因素與潛能。」 / 舒格曼(Joseph Sugarman)
19. 用心體會人生基本要素
「這是我的秘密,一個非常簡單的秘密,就是人只有用心眼去看才會看得正確,真正基本的東西是用肉眼看不見的。」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 聖艾克斯柏利(Antoine de Saint-Exupery)
20. 最基本的原則是做一個好人
「盡你所能的做一切的善事,用你一切可能的方法行善。」 / 魏斯理(John Wesley

原著書名:20 Things I Want My Kids To Know(我要我的孩子知道的20件事 )
中文譯名:黃金階梯—人生最重要的二十件事
作者:Hal Urban
出版社:宇宙光

* 誰是最可怕的婚姻殺手 *

一位經驗豐富的婚姻顧問在他的退休的歡送會上,應邀發表感想。

他要大家猜猜看,今天的婚姻問題中最可怕的殺手是誰?

有人猜是「溝通」,有人說是「個性不合」,有人覺得應該是「經濟壓力」,甚至有人說可能是「對配偶失望」,

這位充滿了智慧的長者看了看四周的人,慢慢地說出答案:「這個殺手的名字是 Mr. or Mrs.『沒時間』」。

當一男一女結為夫婦時,他們就進入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

無論在戀愛時,自認是如何了解對方,

但是等進到婚姻中,才明白經營婚姻的挑戰,遠超過他們婚前所能想像的。

現在?#92;多家庭因著經濟需要,夫妻二人都要上班,等有了孩子更是忙的不可開交,別說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了。

接送孩子上學,下課後去補習,學藝。有時週末比週間還忙,參加各種活動、比賽。


*婚姻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夫妻之間,因著「沒時間」單獨相處,「沒時間」溝通想法,

「沒時間」討論說了一半的問題,甚至「沒時間」表達愛意。

兩人的關係就在這種若有似無,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存在著,雙方都有「如食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喝過加了太多水的果汁嗎?說它是果汁,太淡了,不像;說它不是果汁,又有些甜味。

喝下去嘛,既不好喝又撐肚子﹔放著不喝,沒多久就發酸壞了。淡而無味的婚姻就像這個處境。

不少婚姻顧問都強調夫婦要學會「溝通」,並講究溝通的「技巧」,這都沒錯。

不過,依老老來看,「學習如何溝通」遠不如「有時間溝通」來的更急迫。

聽過一對夫婦參加了?#92;多婚姻講座與溝通課程,最後還是以離婚收場。

原因無他,因為他們把僅有的時間都用在參加講座上,以為上完課就自動滿足了彼此溝通的需要。



*步步下降的夫妻關係

諸位有沒有經驗,遇到一位多年不見的好友。

相談之下,大為驚訝,兩人的想法、價值觀居然是南轅北轍,相去甚遠,不再像以往那麼契合了。

為什麼?因為太長沒有見面,太久沒有時間溝通了。

一對只顧著忙工作、忙孩子的夫婦,縱然是生活在一個屋頂下面,也會像前面說的這兩個老朋友一般,

「相見等於沒見」,「對話卻非溝通」。

夫妻關係非但無法「正常化」,反而會降級,從「夫妻」變成「合夥人」(一起供養小孩),

再變成「室友」(已經各行其事),更糟的還會降成「對手」(彼此看不順眼了)。


*吃一頓 補一年?

有的夫妻打拼一年,等待的就是一年一度的休假,希望藉著全家外出旅遊,培養夫妻親子關係。

這就有點像一年只打工不吃飯,等攢了錢好好吃它一頓補一補。

行不通的,

這種年度出遊有時反而變成全家惹氣的時候。

夫妻在旅館中,午夜夢回時,一肚子委屈,想不出來為什麼變成這個地步,辛苦打拼到底是為了什麼?

問題出在平時大家都沒有足夠的時間相處,若是寄望在長假上,效果准會令你失望。

年假的相處固然需要,平時的相處是更為重要。若要婚姻幸福與長久,夫妻二人就必須學習經常安排「單獨相處」與「優質溝通」的時間。

老老擊退「沒時間」先生的法寶只有兩個,大家看了以後自己去體會體會。頭一個是「積短成長」,其次就是「無中生有」。



*積短成長

「積短成長」就是學會使用零碎時間。舉例來說明:

1. 晚?#92;前(庖廚之樂):下班回來,太太在廚房忙,先生就不要在客廳等吃飯,

看報、看電視(兩個人都累了一天,為何先生有特權獨享休息?)。

陪著老婆在廚房,一面洗菜、一面切菜、做飯。

這樣每天至少會有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說話時間。

先生也不會因老婆一人做飯,等太久而餓死(說不定還能學點手藝)。

2. 臨睡前(卸妝之樂):夫妻二人要協調睡覺時間,通常妻子要卸妝,梳頭,沐浴等等。

先生若能此時陪侍,既能深得妻子之心,又有優質溝通時間。

每天又可以多出十五分鐘到半個小時。

3. 起床後(畫眉之樂):夫妻二人可能因為上班時間不同,或是遠近不同,起床時間也不同。

但是要盡量調整到一起起床。在梳洗、上妝、更衣的時間也有十五分鐘或更長。

有人說老婆七點就要出門,他八點半才要出門,怎辦?簡單,陪老婆起床,一起梳洗,吃早點,送老婆出門。

然後再回來,撥好鬧鐘,再睡一覺。覺沒少睡,溝通任務也達成了。

老老自己親身經歷,經營關係效果極佳。

4. 抓住其他零碎時間:老老並不是鼓勵夫妻二人成天膩在一塊兒,

而是用點腦筋,注意每天的零碎時間,五分鐘可以談談心,五秒鐘可以送一個吻,一秒鐘可以隔空送一個微笑,

走道上擦肩而過時,來點「肢體接觸」。總之,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夫妻二人願意為彼此付出,不會恩愛才怪。

現在老老告訴你,夫妻都上班,週末還有活動,但是「每天」都可以累積一個小時以上的溝通時間,你相信了吧?

若還有問題就是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無中生有

「無中生有」:就是把原來不可能相處的時段,變成可能。

1. 每週一晚:平常因為有孩子,特別是小一點的孩子(從五六歲到五六年級)需要照料,

每天晚上都會被綁在家裡。老老以前的做法是與教會中住得近的四、五個家庭(孩子年齡也相仿)聯合起來。

每週四晚上六點半開始到九點半(最晚十點),輪流送到其中一家去。孩子們都盼著星期四來到,與朋友見面。

所以不用吩咐,都規規矩矩地吃飯,洗澡,穿好衣服,還催著大人快點,不要遲到。

老老頭一次帶磨刀石出去,因為不習慣,在街上開車,轉了快一個小時,

不知道要去哪裡「打發時間」(真是可憐!)後來每次都能享受,夫妻關係受益很多。

有個附帶規則就是:單獨相處時,不准談孩子,不能談工作,不能談教會。

除了這些,你可能就無話可談了,那就談談「戀愛」吧,這是夫妻單獨相處的時間,

看個電影,吃頓小館,公園坐坐。婚前去哪裡,就去那裡吧。

2. 出遊一週:這是由上面一點擴大,在暑假時期(或春假或長週末)。

可以由這個小「互助會」中的一家照顧兩家的孩子,讓另一對夫婦外出一週旅遊,然後角色互換。

沒聽過孩子反對,大人也很高興。這個方式對大些能自己照顧自己的孩子比較合適。

3. 雙人司機:通常是夫妻倆人中的一位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或是去上才藝課。

老老的建議:若另外一人沒重要的事,就可以陪著去。有時上課時間短,家長要在附近等,

這樣兩個人就又多了一起喝咖啡的的時間。

4. 用用想像力,每一家都會有不同的機會。大腦是看不見的,若是不用,配偶怎知它的存在呢?



*沒時間招待「沒時間」

機會是創造出來的,時間是調控才有的。

兩顆誠摯的心,加上採取行動,就是經營與強化夫妻關係的關鍵。

信不信由你,「沒時間」這位殺手通常都是經過你的「允?#92;」與「容忍」,

大大方方地走進你的家,長時間地進行破壞家庭的惡毒工作。

主權操控在你的手中,只要你願意,不准「沒時間」進入你家門,

「蒼蠅不叮沒縫的蛋」,不要給他留下任何「見縫插針」的空間,就可以把平淡的婚姻起死回生。

要教孩子愛我們

要教孩子愛我們 人本教育札記209期 / 用心生活—朱台翔專欄

一個星期二的早上六點鐘,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早上六點打電話,一定有重要的事。她才「喂!」了一聲,就直接說,頭一天晚上,心血來潮,檢查了一下乳房,沒有想到,一摸,就摸到了一個硬塊。 她住在台中,但,打算到台北的和信防癌中心檢查,問一下我的看法。我說,就我對和信的瞭解,他們的病醫關係做得很好,醫生、護士、工作人員都非常能站在病人的立場提供服務。萬一是腫瘤,這個時候,就是跟時間比賽。所以,我非常欣賞她能這麼明快地做決定。她掛上電話,就一個人搭車到台北,兩個姊姊在台北等她、陪她。

上午篩檢,下午乳房攝影、超音波掃瞄,發現是實心的,醫生們馬上開會決定,隔天就切片。三天後,看結果,證實是惡性腫瘤,也就是乳癌。隔週的星期三,就動了手術。從發現到動手術,前後,一共八天。

熟識她的人都知道,她非常獨立、很會替旁人著想,總是不願意增加別人的負擔。不要說別的,光是這一次,到台北看病,就可以看出她多麼不想麻煩家人的心情。三個星期之內,一共跑了六次醫院,篩檢、穿刺、被告知是惡性腫瘤,全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面對。先生照常上班、兒子放暑假在家。

還好,她有好幾個姊妹,姊妹們輪流台北、台中地接送。譬如,有一次,要到醫院,身上還帶著排血水用的引流管,不太能走路。她的安排卻是,先生送她到車站,搭公車,再叫姊姊到台北接她。

可是,姊妹們認為不妥,最後是姊姊開車到台中接她,陪她看完病,再由妹妹把她送回台中。之所以這樣安排,是怕一個人,一天之內,台北、台中連著來回跑兩趟,吃不消。

前面五次,人的情緒起伏最大、最需要人陪伴的時候,他先生只有在她開刀的那一天早上送她來,等開完刀,就先回家了。第六次,是在星期六,算起來,先生是第二次送她到醫院。我去醫院看她,她一個人在候診室,我問:「先生呢?」她說:「我叫他在樓上休息。」

我們兩個,就在候診室裡聊天,聊了一陣子,我說:「你要教小孩怎麼樣愛我們、要教他們怎麼樣照顧我們。」她很敏感,說:「我跟兒子講,如果我需要幫忙, 我會跟你說。」我說:「這樣,他是被動的。」我看看她,接著說:「在知性學習上,我們很認真地教小孩,從教他叫爸爸媽媽,到ㄅㄆㄇㄈ,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教,很有耐性,也會講究方法。但是,碰到愛人、照顧人的時候,我們反倒不教了。」

「事實上,我們也會等在那裡,期待他們很窩心、很體貼地對待我們。當人不舒服的時候,也會想:『你難道看不出來嗎?難道還要我教你嗎?』沒錯,就是要教。 教他怎麼樣愛我們,免得他們將來會後悔。教他們怎麼樣照顧我們,否則,我們會陷他們於不義。更何況,他現在學會照顧我們,將來,也才更有能力疼他的太太和小孩。」

「同樣地,先生也要教。像今天,他明明是陪著你來的,你為什麼要叫他在樓上休息?」朋友說:「他已經很累了,我不好意思再增加他的負擔。」我說:「任何一個健康人,都沒有辦法體會、想像生病的人的痛有多痛。 你要給他機會和你一起面對醫生、護士,面對你的病痛。同樣地,你也要教他怎麼樣愛你、怎麼樣照顧你。免得他將來會後悔。不然,你就會陷他於不義。」我稍微停了一下,說:「像現在,你就是應該叫他進來陪你一起聽醫生、護士怎麼說。」

她馬上就把先生叫進來,陪在一旁。趁先生去繳錢的空檔,朋友跟我說:「你說得對,我知道,我會做。」我說:「那我就再多說一點,你能夠毫無保留底和他分享你的喜、怒、哀、樂,包括痛苦與無助,在你最脆弱的時候,讓他知道你需要他的幫助,這才是對他最大的信任,在這個被信任的基礎上,他才可能感受到你對他的、真正的愛。」

隔天一早,朋友就打電話來說,昨天,分別跟兒子、先生談過了。吃晚飯的時候,兒子竟然還會為她夾菜。先生也打算在她要跑醫院時,請假陪她。 最後,她說:「謝謝你的提醒。」

2008年8月9日 星期六

妻子的空位-真的感人~~親人誰能替代?要珍惜!

感人的網路文章

我的妻子因為意外事故離開我身邊已經四年了,我想,妻子留下不會做任何家事的我和孩子,
她的心有何等難過呢?我也因為無法兼顧父母雙親的角色而感到挫折。有一天我為了出差,清
晨趕出門,無法將孩子打點好就得離開家,正巧前一天有剩下的飯,我熱了蒸蛋,向還沒有睡
醒的孩子交代一聲,就出門去了。

為了照顧好孩子飲食三餐的事,我也無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有一天晚上回到家,我只是很簡
短地和孩子打個招呼,就因為身體疲累,不想吃晚餐,脫掉西裝之後就直接往床上躺下。就在
那個時候,砰的一聲,紅色的湯汁跟泡麵瞬時弄髒了床單和被單,原來有碗泡麵在棉被裡!這
小子真是的,說時遲那時快,我即時拿起一個衣架,跑出去,往正玩著玩具的兒子的屁股就打
,因為我實在是太生氣了,所以不停地打他。但就在這個時候,他邊啜泣邊說了一段話,使我
停了下來。兒子告訴我說:「飯鍋裡的飯早上已經吃完了,晚餐在幼稚園吃了,但是到了晚上,
爸爸還不回來,我就在櫥櫃的抽屜裡找到了泡麵。可是我想到爸爸說不能亂動瓦斯爐,所以我
就打開洗澡的水龍頭,用熱水泡了泡麵,一個自己吃,另一個想留給爸爸吃。因為怕泡麵涼掉,
所以我就把它放在棉被裡,等你回來。可是因為我正在玩向朋友借來的玩具,所以忘了跟爸爸講。」

我不想讓兒子看到我在流淚,所以衝到洗手間,將水龍頭打開,大聲地哭。過了一陣子之後,
我打起精神來,一面哄著兒子,一面也在他屁股上擦藥,讓他上床睡覺。當我清理好泡麵弄髒的
床單和棉被後,打開兒子的房門一看,發現他仍舊發出哭泣聲,手裡還拿著媽媽的照片。我把頭
靠在房門站了許久,看著這一幕。

自從在一年前發生這件事之後,我為了扮演好媽媽的角色,更加用心地去照顧他。現在兒子快七
歲了,不久後就要從幼稚園畢業,進入國小讀書。慶幸的是,兒子在這段時間毫無陰影,很開朗
地成長。就在不久前,我再一次打孩子,因為幼稚園來電話說,兒子沒有去學校,我心裡覺得很
不安,所以早退回家,在整個社區裡大聲地喊他的名字,卻是遍尋不著。後來在文具店的門口,
看見他站在電玩的前面,於是我很生氣,又開始一直打他。兒子並沒有說出任何的解釋,只說了
聲對不起。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剛好是幼稚園要邀請媽媽去看才藝表演的日子。

發生這些事的幾天後,兒子回家說,他在幼稚園裡學了寫字,從此他經常關在自己的房間裡不出
來,很認真地寫字。我看到兒子這個樣子,想到妻子在天國也一定會因為看到他這樣而微笑,我
就無法忍住淚水。時間很快,又過了一年,到了冬天,街頭上都在播放著聖誕節的歌曲,我的兒
子卻又闖了一個禍。我正要下班的時候,接到一通社區郵局的電話,說我兒子把一綑沒有寫地址
的信,惡作劇地放在郵筒裡。每年到了年底,正是郵局最忙碌的時候,所以這對他們造成很大的
困擾。雖然我已決定不再打孩子,但在急忙趕回家後,叫了兒子來,我又忍不住痛打他一頓。兒
子這一次只是說他做錯了,卻沒有講出任何理由。我把他推到一個角落,不管了,自個兒跑到郵
局領回那一綑惡作劇的信。我把信丟到他眼前說:「你為什麼要這樣惡作劇?」兒子哭著回答說:「這些信是我要寄給媽媽的。」

當時我的眼眶紅了起來,心裡很激動,但是因為在兒子面前,所以我盡量隱忍住沒有表現出來。
我接著問他:「那麼,為什麼一次寄這麼多信呢?」兒子回答說:「以前我要把信投進去的時候,因為個兒太矮,所以沒辦法投入,但是最近我再去郵筒時,已經搆得到了,所以我就把以前沒有 寄的,一次全部都投進入了。」我聽了以後,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該對孩子說什麼話。過了不 久以後,我就跟他說:「媽媽現在在天上,以後你寫完信,把信燒了,就能送到天國去。」等孩 子睡著之後,我到外面燒了那些信。我很好奇到底孩子想跟媽媽說些什麼,所以讀了其中的幾封 信。而當中有一封信攪動了我的心。

「親愛的媽媽:我很想念你!媽媽,今天在幼稚園有才藝表演,但是因為我沒有媽媽,所以沒有
去參加,我也沒有告訴爸爸,怕爸爸會想念媽媽。爸爸到處去找我,但我為了讓爸爸看到我很開
心的樣子,所以故意坐在電動玩具面前,雖然爸爸罵我,但是我到最後也沒有告訴他原因。媽媽,我每天都看到爸爸因為想念媽媽而哭泣,我想爸爸也跟我一樣,很想念媽媽吧!但是,媽,我現 在已經記不清楚你的臉。媽媽,請你讓我在夢中,再一次能夠看到你的臉,好嗎?聽說把想念的 的照片放在懷裡睡覺,就會夢到那個人。可是,媽媽,為什麼你沒有出現在我的夢裡呢?」

讀完這封信以後,我就開始嚎啕大哭。到底什麼時候,我才能填補妻子的空位呢?

家庭禮儀

家庭禮儀指的就是人們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用以溝通思想、交流資訊、聯絡感情而逐漸形成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準則和禮節、儀式的總稱。我國傳統的家庭道德標準是:人際和睦,勤儉持家,艱苦樸素,講究禮儀。這是鞏固和維護家庭正常關係的紐帶,也是增強家庭凝聚力的強大精神支柱。

家庭禮儀的內容和特點

一、家庭禮儀的內容

成員禮儀。家庭成員是家庭活動的主體,也是家庭禮儀的具體操作者,其地位相當重要,可以說,家庭禮儀在某種程度上即成員禮儀。成員禮儀主要指成員之間的禮儀規範,如夫妻之間的禮儀、父母子女之間的禮儀、兄弟姐妹之間的禮儀等等。其中,一個人的姓名、稱謂是一種約定俗成,並得到了大家公認的符號,緊緊伴隨著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交往。對於稱謂應講究規範性。  儀式禮儀。家庭活動中離不開某些儀式,如婚禮、葬禮等,這一些儀式都有各自不同的一套行為準則與活動規範,舉辦者與參加者由於所處的地位、立場不同,其行為都應遵從或符合一定的禮儀規範和要求,如慶賀和祝賀禮儀、饋贈禮儀等。  待客與應酬禮儀。禮儀作為行為準則,不僅制約實施者一方,同時也要求另一方遵守規則和規範。在家庭禮儀中就涉及到主人的待客與客人的應酬的問題,這一問題從其內容來說,因為涉及的大多是家庭生活,故屬於家庭禮儀的研究範疇;從其形式來看,它也是與個人禮儀、社交禮節密切相關的。

二、家庭禮儀的特點

第一,以血緣關係為基礎。家庭禮儀主要體現在家庭成員之間,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是人類社會中最為普遍的關係,以血緣關係、感情關係為核心。因此,在家庭禮儀的形成、建立和運用過程中,必須從血緣關係這一基本點出發的。

第二,以感情聯絡為目的。家庭禮儀的主要職能並非以個人形象的塑造為側重點,而是通過種種習慣形成的禮節、儀式來進一步溝通感情,俗話說的“親戚親戚,不走不親”。就是強調親友間的感情有了血緣關係的基礎,還得需要通過一定的禮儀手段來維持、強化和鞏固。婚嫁喜慶、喬遷新居、壽誕生日等種種快樂,通過禮儀的傳播,可以使更多的人體會和享受,這一傳播過程的最終目的就是加強感情聯繫。

第三,以相互關心為原則。之所以說“母愛是最偉大,最神聖的愛”是因為母愛的主要內涵是無私的奉獻、無微不至的關懷。要衡量一件事或某一行為是否符合家庭禮儀要求,只要分析一下雙方之間是否存在相互關心的成分,真誠的祝賀、耐心的勸導,熱情的幫助本身就是合乎禮儀的。

第四,以社會效益為標準。不同的時代環境、不同的區域、風俗,禮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家庭禮儀也一樣,因為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家庭活動中的許多禮節、儀節始終也是變化發展的,如封建社會的婚禮有拜堂入洞房等繁文縟節,而當今出現了許多集體婚禮、旅遊結婚等新的婚禮程式。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要評判某一種家庭禮節、儀式是否是進步的、合乎禮儀規範的,只要看它是否能產生很好的社會效益這一標準。

三、良好的家庭環境

1、家庭關係:家庭成員之間要感情融洽、關係和諧。家庭成員彼此尊重信任、關心愛護,形成感情融洽、生活和諧協調的關係,這是些都是重要的家庭環境因素。家庭和睦,對孩子的教育和品德培養和體智美的發展心理健康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2、生活模式:家庭要有一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行為常規。諸如按時起床、休息、進餐,不吃零食、注意衛生,合理分擔家務,尊老愛幼、禮貌待人、言談舉止文明,外出辦事互通情報或留條等等,這些看似小事,但養成習慣,逐步形成家規,使全家人都能有秩序的生活。

3、文化氛圍。家庭要有良好的文化氣氛,積極健康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不僅可以調節家庭氣氛,使家庭充滿樂趣, 而且能陶冶家庭成員的思想情操和精神情趣,提高文化修養水準。

4、良好家風。家風是家庭生活活動和交往過程中,甚至時代繁衍過程中,通過長者言傳身教及其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的。家風一旦形成,對每個家庭成員都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約束規範著每個人的言行,並具有繼承性和延續性,影響極為深遠。諸如形成追求理想、積極向上,團結、和睦、民主、平等,勤奮好學、勤勞節儉,愛好健美、講究衛生等等。
父母子女之間

一、父母對子女的禮儀

對待的子女,父母負有養育和管教的雙重責任。用任何藉口去推脫其中的任何一種責任,都是為法、理、情所不容的。所以,對子女的禮儀,又主要體現在這兩個活動上。

1、悉心培養,言傳身教

培養子女,是與之有親緣關係的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子女的健康成長,有賴於父母的栽培;而子女的成才,又是父母的殷切希望。古語有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父母對子女的培養應該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在言傳和身教方面下好功夫。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在子女身上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總刻著父母性情的烙印,他們對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不斷進行模仿。因此,父母與子女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是大有裨益的。

對於子女,父母應當誨人不倦,注重雙方的語言交談,通過彼此敞開心扉的談話,及時交流思想,並且有意識地進行批評、指點或幫助,此之謂言傳。

對子女的言傳,一方面要有耐心。不論自己多忙多累,都要爭取條件,多做交談。子女,尤其是年幼的子女,害怕被人冷落。父母若是一味只管個人的事情,而無暇顧及子女,甚至反感于對方的打攪,就會子女滿腹委屈,有害于成長。因此,父母對子女的言傳必須細緻、耐心、經常化。
另一方面,就需要真心。跟子女交談,不是為了應付責任,而是為了盡到責任,所以,交談時要力求真誠,力戒虛磊。幫助子女樹立對真、善、美的追求意識,不能失教育之本。

與言傳相比,身教有著更加現實的意義,即要求父母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有意識地發揮自身的示範作用。

… 父母對子女的培養,主要是傳、幫、帶,即傳授知識、幫助指點、帶領進步。在這一過程中,“坐著談,何如起來行?”父母的舉止言行,就恰比一面鏡子,不但可以正自己,還可以正子女。假若父母為老不尊,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當面一套,背後又一套,必將給子女帶來惡劣影響。

與其相反,父母若是言行一致,凡事身體力行,就會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身教甚於言教,每一個做父母的人,對於自己在子女面前的示範作用,絕對不應低估或忽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說話要算數,任何時候都不要對孩子撒謊。許諾孩子的事,要儘量兌現。在這方面,中國古代教育家曾參,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2、嚴加管教,方法得當

溺愛子女或放縱子女,是父母的大忌,其最大的惡果,是使子女失去了約束,而自己也終將自作自受。因此,父母對於子女,必須負起管教之責。古人曾經說道:“子不教,父之過。”一般來講,父母對子女的管教,要注意兩條:一是對子女必須負責;二是對子女也多加理解。

對於子女,父母必須全面地負責。在生活上關懷,在學習上督促,在工作上指點,這些都是基本的倫理要求,由不得父母願意不願意或子女高興不高興。父母對子女負責,首先必須對其處處嚴格要求,發現不足和過錯,要及時予以指正,以便於防微在漸。對於子女在人際關係中出現的問題,.尤其是與他人產生矛盾瓜葛時,更不可護短,對子女的短處熟視無睹。

父母不能對子女嬌慣養,百依百順。中國今日的父母們恰恰易犯這樣的禁忌。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支援子女經常接受考驗和挑戰,培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能力。不要處處包為代辦,連子女的機會都給剝奪了。

或許,父母是出於無私的愛,但要知道:“嬌是害,嚴是愛”,真正對子女負責的父母,是會從子女的長遠發展考慮的。所以,父母對子女的嚴加管教,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嚴”並不是無原則的。在管教的過程中,要注意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而非以勢壓人。千萬不要動輒擺架子,隨口訓人、罵人,動手罰人、打人,對子女進行“武力鎮壓”只會帶來逆反心理。

良好的家庭環境,並不排除家長對子女的批評教育,但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循循善誘,啟發引導,少批評、訓斥和嘮叨,儘量不要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否則會使孩子覺得在眾人面前丟了臉,容易產生沒臉見人、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父母平時應注意觀察和表揚子女的優點,多鼓勵孩子。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儘量給予答復,讓他們從小就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子女要善於抓住時機,採取正確有效的方法。但在現實生活中,在子女不求上進或犯錯誤之時,絕大多數父母親都會採取一定的方式予以教育和幫助,聽之任之的父母親極少,問題在於,有些父母親企圖僅僅以“愛心”來感化孩子,結果“慈愛”過度,變成了溺愛,不但未使子女上進或改正缺點,反而使其更加不在乎。有些父母親則對子女過於嚴厲,動輒訓斥、責駡,甚至採用暴力解決的方式,這常使子女產生逆反心理,變本加厲地做壞事。由此看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訓已經過時,但循循善誘,依然放射出理性的光彩。

因此,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應建立在態度的友善和人格的尊重之上,特別是在向資訊化邁進的現代社會,新事物、新觀念層出不窮,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胸懷大志的青年人奮發上進,學知識、學技能、學外語、學管理,學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工作也比較繁忙。
這種背景下,家長既要關心子女的衣食住行,而且還要尊重他們的價值觀念,這才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和長遠進步。開明的父母應該理解子女的心願,適時予以指點,但決不可束縛他們的手腳,要讓孩子盡情舒展想像的翅膀,飛向更燦爛、更美好的未來。

二、子女對父母的禮儀

從總體上說,當今社會子女對父母的禮儀有日益簡化的趨勢,子女與父母的關係在向平等方向發展。年輕人都希望自己有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很羡慕和諧的家庭氣氛。其實,作為年輕人自身在家庭中的言行,對於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只是還有一部分尚未意識到這一點。那麼,作為子女對待父母,應該注意哪些禮儀呢?

1、敬重父母,聽從管教
子女對待父母,應當以敬重為先,認真做到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一以貫之。
與父母講話、辦事時,一定要講禮貌,守規矩,時時刻刻按照禮儀規範行事。
對於父母的批評與指教,子女應洗耳恭聽,認真接受。無論從哪方面講,父母對子女的苦-心婆心,都是父愛、母愛的具體表現。明白了這一點,即使言詞有些偏差,做子女也應該理解父母,切不可強詞奪理,當場頂撞,或是不屑一聽,揚長而去。

不要過分誇大與父母的“代溝”,更不能一味認定父母“守舊”、“頑固”、“落伍”、“糊塗”。不懂得從父母的管教中取長補短,才是最愚蠢的。

2、孝順父母,體貼老人
孝順長輩,是我中華民族為世人稱道已久的千古美德,是一個人應盡的起碼義務之一。對父母的養育之恩以“反哺”相報,乃是做兒女的天職。孝敬父母不僅指物質上、生活上的扶助和照料,還包括精神上的慰藉。

目前,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大多數父母的晚年生活仍依賴於子女贍養。這也是法律的規定,不得推辭,更不能虐待父母,也不得干涉父母的私事。父母晚年時可能身體欠佳,倍感孤獨,這種情況下更需倍感孤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老少兩代合適相處。

老少兩代相處的問題,已成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當然,不能把矛盾簡單地歸咎於老一代或少一代。雙方的相互理解和互相尊重,是解決矛盾的基礎。

引用http://www.xxyey.com/ReadNews.asp?NewsID=1006

希望20》曹慶:相信台灣人心

2008/01/03
【曹慶(記者邵冰如/整理)】
20年,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歲月,回想20多年前,民國69年,我剛從台糖退休,已是世俗眼中的「退休老人」,但我卻興致勃勃,因為有一個夢想正等著我,那是我年輕時?#92;下的心願:要做別人不做的社福工作。

服務植物人,正是當時沒人肯做的工作。我花了五、六年,一人走遍台灣,尋求支持。那時多數人善良、純樸,甚至帶著幾分傻氣可愛。一個像我這樣的「老芋仔」,台語不會說、不會聽,天天滿街亂問,雖然常常被罵「瘋子」,但遇到更多溫暖好心腸,有人會關心我累不累,或認真問我:「要怎麼幫助植物人? 」

那把小紙鈔在我掌心的溫熱,讓我摸到了人性…

我最難忘一天下午,坐著客運,不知怎麼地就在員林往草屯的半路上下車。走在荒僻山路上,遇到一個賣檳榔的台灣老太太,我們語言不通,我比手畫腳講了半天植物人,她只是一逕苦笑說「聽嘸」,我準備放棄了,一個剛放學的小男孩經過,好心幫我們翻譯,老太太歪著頭半天聽懂了,然後,她低下頭從褲腰處翻了又翻,抓出一把五元、十元的皺皺紙鈔往我這陌生人手裡塞…。

我至今還記得那把小紙鈔在我掌心的溫熱,我摸到了人性,我知道那是來自老太太把錢藏在最貼身處的體溫,也是她和?#92;?#92;多多陌生人給我的暖意。我當時把錢還給老太太,告訴她不急,只先留下她的姓名地址,「等我真正辦安養院需要錢時,再來找你捐錢。」
很奇妙的,就因這一個個陌生人留下的姓名地址,民國77 年底,創世成立的第一個月,我收到700位陌生人13萬元捐款,正好支應當月支出。之後20年,一個接一個善心的、溫暖的陌生人,小額捐款如涓滴細流般一點點來了創世。

如今,我們的捐款人已多達65萬人以上,全是升斗小民的小額資助,少則一、兩百元,最多是一位樂透頭彩得主單筆2000萬元的捐款。就這樣,20多年來,我親眼看見台灣人心的至善與至美,熱情與芬芳。因為這麼多人的支持,創世一步步走來,我們免費安養的清寒植物人,從21年前的第一個,到現在增加至1200人;創世安養院從21年前的唯一一張破床,到現在全台有15家安養院,一年支出12億元。

十多年前街友多是無依老人,如今卻出現大憭丹~失業族群…

17年前,我投身另一個沒有人要做的社福工作─街友(遊民)服務,從最初的一輛街頭洗澡車,到現在已服務全台街友3000人以上。就和植物人一樣,重要的是為街友找回做「人」的尊嚴,給他們一個安身立命的空間。

但讓我心酸的是,十多年前流落街頭的街友,多半是失智、失依的老人,如今台灣比以前有錢了,我們的街友卻出現大批中年失業族群,他們好手好腳,卻怎麼也找著不工作,只能拋妻棄子流落街頭翻垃圾桶。每次見到我總是嘆著氣說:「董事長,我不想討飯,我只想要有個工作…」
2003年,台灣爆發SARS疫情,街友被視為洪水猛獸,那時我先帶了一批人遠赴苗栗建農場,那是我心目中的「伊甸園」,我找來專家,和十多名街友一起養雞、種菜、種花、種果樹,還?#92;了20間小木屋,每個人配有一間小臥室,再給他們每人5000元資金做本錢,讓他們自己買種子、肥料,自行開墾種植。

四年多下來,伊甸園的夢想一點一點實現,農場裡的街友,全心投入種植,沒人想再去喝酒、流浪。

街友「阿砲」,是個身強力壯的中年人,很會種菜,一個月可以賺上好幾千,有回就一面翻土一面跟我說:「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還能賺錢,好像在做夢…」

我還有夢,最近在研究「窮人銀行」,希望給貧困家庭「釣竿」…

我也笑了,我現在80多歲了,還在天天做夢追夢,從來沒停過。最近這一年,我又開始研究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的「窮人銀行」,很希望台灣也能推動類似的微型貸款。很多貧困的家庭真的不是好吃懶做,我們不能只是「救濟」,而要有計畫給他們「釣竿」,幫他們脫貧。
這個夢聽來有點難,但總要一試,不是嗎?植物人安養,不也是從20多年前一個「老芋仔」全台走透透開始的嗎?我總相信,經濟再壞,人心再險惡,但台灣人心裡的潛在力量還是在,還是有千千萬萬陌生人,願意幫我行善事、做公益。

台灣很小,我們真的再也經不起這些對立和撕裂…

這幾年很多人對台灣失望,我也對一些高高在上的政治人物充滿無力感。前幾年,有位社團負責人得意地向某執政高層指著我說:「曹慶以前是藍的,現在被拉到我們這邊來了…」我心裡很痛,想起20多年前在草屯遇到的那個老太太,台灣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台灣這個島很小,我們真的再也禁不起這些對立和撕裂。我常希望,台灣上自政治人物、下至升斗小民,多培養幾分「老二哲學」,別再什麼事都得爭第一,何妨學著做「老二」,放手、真誠、謙虛的去支持「老大」、幫助「老大」。綠的要鬥時,藍的不要跟;藍的想吵時,綠的不要理;心平氣和當老二,不是很好嗎?

【2008/01/03 聯合晚報】

天主教掃墓禮

獻花
(可在墓前獻花,為表示對先祖的懷念和敬意,然後開始祈禱。)
導言及聖經
家長:今日我們按照傳統表示對祖先的孝愛和對已亡親友的懷念。正如若望福音所載,耶穌曾應許說:「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裏來,凡到我這裏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因為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得永生,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若6:37, 40)現在讓我們懷著信心和希望,向天父祈禱。
祈禱
 領:感謝天主賜給我們祖先各種恩德,他們生養教育我們,為我們立下做人的榜樣,願主恩賜他們與天朝聖者在天國同享永生的福樂。我們同聲祈禱。
 眾:求主俯聽我們。
 領:請為身為子孫的我們祈禱,求主使我們時常感念祖先教養之恩,並能身體力行先祖的教誨,承先啟後,建樹家庭和社會。我們同聲祈禱。
 眾:求主俯聽我們。
 領:請為所有家庭祈禱,求主恩賜我們在現世和睦友愛,精誠團結,日後與我們的祖先相聚於天鄉。我們同聲祈禱。
 眾:求主俯聽我們。
 領:請為所有已去世的人祈禱,求主恩賜他們享見天主聖容的光輝。我們同聲祈禱。
 眾:求主俯聽我們。
可灑聖水
家長:天主曾藉洗禮恩賜我們祖先永生的保證。願主恩賜他們與基督一起同享復活的光榮。
祈禱
家長:現在讓我們懷著信德,偕同祖先向天父祈禱: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或玫瑰經)
家長:仁慈的天父,我們感謝你恩賜(對祖先的稱呼)各種恩惠,我們深信他(們)已安息在你內,獲享天國的福樂;求你幫助我們,能步武先人的芳表,堅信於你,善生福終,來日在天國與(對祖先的稱呼)共享你聖子為我們準備的永生。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眾:亞孟。
家長:願主賜爾等永安,
 眾:及永光照之,息之安所,亞孟。
鞠躬禮
(全體行三鞠躬禮)



准印:香港主教胡振中樞機
編印: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
一九九八年三月十六日

馬英九和單樞機主教

  〔本刊訊〕單國璽樞機主教於九月十六日上午十二時在主教公署接見來拜會探視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先生,單樞機首先談到馬市長小的時候是在萬華天主堂文神父領洗。馬英九稱讚文神父很了不起,一生奉獻犧牲給台灣,他在法務部長任內,去馬祖訪問也去看文神父,後來文神父到比利時,他去看神父時發現神父已有點老人癡呆,兩年後去世,心中戚然。  單樞機感謝馬英九的探訪,並表示︰去年六月罹患肺腺癌後,定期接受藥物治療,很多朋友開玩笑,「老來俏,笑我燙捲髮,其實是吃藥的副作用。」請大家不要為他擔心,多為他祈禱。   單樞機對現今家庭的價值也在努力,希望馬英九能推動家庭教育法案,單國璽告訴馬英九︰近期將到綠島監獄傳教,馬英九也送單樞機一雙台灣製造的鞋子,方便他傳教,無遠弗屆。單樞機也指出︰家庭是社會的支柱,一但破壞,這些小孩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長大後心中充滿著仇恨,怎樣重視家庭教育,不容忽視。  單樞機也關心墮胎問題,認為法令不夠嚴謹,致墮胎泛濫。國內有十餘個宗教團體發動連署,希望社會重視生命︰他說︰如果父母對親生骨肉都不愛惜,如何能寄望他重視別人的生命,他認為社會的亂象,與家庭婚姻、墮胎等都有密切的關係,也希望馬英九能重視,讓墮胎相關法令修法能更嚴謹。  馬英九表示︰很多人不了解財產拋棄繼承法令,最近有個三個月大的小孩,就背負起幾千萬元的債務;另外,依法令規定3個月要辦理法定繼承,但有很多人不曉得,父母過世後,財產遭法院沒收,全台目前有3千5百多件個案,他將力促立法院在本會期修法改善。
譚珊芝
<本資訊轉載自2007年9月23日《善導週刊》>

  平淡便是福 兩對老夫妻400歲

中國時報 2007.10.12曾秀英、梁貽婷/綜合報導
 活到百歲不容易,同是人瑞夫妻更是難得。家住台中縣潭子鄉的葉展玉、葉曾亞姬夫婦與彰化縣福興鄉的人瑞粘撥、許言夫婦,兩對牽手都是人瑞,正是典型的「老夫老妻」,十一日接受各界登門祝賀他們的恩愛之情讓人羨慕不已。
 葉展玉夫妻都是廣東龍川的客家人,由於上一代父母熟識,在他八歲時就做主跟附近曾家六歲的小女孩亞姬聯姻,算一算光是訂親就快百年。
 葉展玉家雖然務農,他卻一路受栽培,念到中山大學農學院,跟副總統謝東閔是前後期同學,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時跨海接收糖廠,大陸情勢吃緊,媽媽帶著其中幾名子女來台依親,家族自此在福爾摩沙生根。
 人瑞夫妻的養生與相處之道,在兒子葉秉看來,平凡而普通。他說,父母親欲望不多,很容易滿足,給什麼吃什麼,平時注重營養,並只要其中一個人不在,都會叮嚀孩子把食物留給對方。
 父親幾年前跌倒,逐漸倚靠輪椅,但頭腦還很清楚,母親身體好得不得了,全口沒有一顆假牙,雙手摸地柔軟度百分百,還能自己洗衣服洗頭,唯一美中不足是出現失智症初期症狀,記性愈來愈不好,知道跟另一半差兩歲,一直說先生一百歲,她自己才九十八歲。
 彰化縣福興鄉一百零二歲人瑞粘撥,膝下兒女孫媳共計近兩百人,昨天彰化縣長卓伯源專程拜訪,老先生的么子特別準備五代族譜供縣長查閱,看到老先生家中子孫滿堂,卓伯源不禁問粘老先生「這麼多的兒孫,您都認識嗎?」
 他笑說,兒女、媳婦的人數還算少,他都可以喊得出名字,至於孫子輩的人數實在太多,他老是記不清楚誰是他的孫子、誰不是,所以索性每次聽到別人叫他「阿公」或「阿祖」時,他全都回應「乖孫」。
 妻子許言,虛歲也有一百歲,兩人住頂粘村老家,身體都健朗。
 昨天老先生還在眾人簇擁之下,俐落跨上「四輪」機車,秀了騎絕技,沒想到正當大家看得出神時,粘老先生似乎越騎越過癮,騎直奔大門口,準備出門溜達。兒孫們趕緊大喊「夠了!夠了!」粘老先生才依依不捨轉頭回家,一下車立即贏得兒孫熱烈掌聲。
 兒孫們表示,兩老人家的養生方式很簡單,就是遵循飲食清淡的道理。他們不習慣使用現代電熱設備,仍舊每天過著劈柴、點火、燒熱洗澡的傳統生活

7歲被拐賣到大陸 暌違70年 惠安阿伯返金尋親

中國時報 2007.10.12  李金生/金門報導
 70年,一個從兒童白髮的歲月。7歲時被人從金門拐賣到泉州,目前住在惠安鄉下的77歲老阿伯莊添順,用這樣漫長的日子,等待一個回家的機會。十一日他循「小三通」踏上似曾相識的沙美鎮,找尋夢中一再出現的親人,四周的景象依稀,卻是舉目無親。
 幾度紅了眼睛,熱淚就要奪眶而出的老人家,用急促的腳步穿街走巷,依舊不見一個熟悉的身影,也聽不到彷彿認得的聲音。他焦急又無奈的說道:「沒關係!我會找下去。」
 民國25年,原本姓黃只有7歲的他,遇到一個帶著大陸內地口音的人,對方說要帶他去一個地方看戲,走著走著竟被騙到泉州惠安,賣給莊姓人家做兒子。「莊添順」成了他流落異鄉,做為一個異鄉人的名字。
 隨著八年抗戰、國共內戰,金門與大陸隔絕半個多世紀,不敢忘記自己姓黃的莊添順,一直在等待一個回家的機會。只是,兩岸之隔,返鄉路卻是咫尺天涯。
 他記得家鄉住處後面有一座廟宇,裡面供奉3尊一人高的神像,家中共有兄妹四人,上有兩個哥哥,自己排行老三,下面還有一個妹妹,但在他被拐賣到泉州之前,從小就被抱到隔壁村姑母家養育。
 目前住在惠安縣東園鎮龍蒼村六組的莊老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與十餘年來努力推動兩岸離散家庭團圓的「金門愛心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相識,即託他不斷代尋親人,無奈杳無音訊。
 昨天,他帶著兒子莊賢輝搭乘「泉州輪」小三通到金門,回到暌違70年的故鄉,在黃氏宗親會理事長黃英的陪同下,來到可能是老家的沙美「萬安堂」一帶古厝群,但廟內供奉的「三忠王」神像,似乎不若記憶中的高大,古厝也大都拆除重建,更是難以辨認。
 後來,莊老伯再根據鄉人的指點,來到一公里外浦邊村一戶周姓人家,與一位在沙美鎮上出生不久,就被送到浦邊收養的黃姓婦人相見,但因為兩人記憶所及一直兜不攏,也未能順利認親。
 失望、惆悵寫在他的臉上,但已經將故鄉人都當做親人的莊老伯,相信皇天不會辜負苦心人,在不記得是否曾經來過的巷弄裡,他留下自己在大陸的聯絡住址,用心等待下一個回家的機會。

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來聊聊您的姓氏、堂號及血緣脈絡

來聊聊您的姓氏、堂號及血緣脈絡
http://www.rocmp.org/archiver/tid-12232-page-3.html

查看完整版本: 來聊聊您的姓氏、堂號及血緣脈絡
http://www.rocmp.org/viewthread.php?tid=12232&extra=&page=1

家族史報告http://www.wretch.cc/blog/htdaisy/10219605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 http://blog.nownews.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128496

許多祖先的出處:堂號列表

01.陳氏堂號:穎川、汝南、下邳、廣陵、河南〔郡號〕、德星、德聚、繩武等。有因音誤而姓田。
02.林氏堂號:西河、南安﹝郡號﹞、問禮、忠孝、永澤、林本、善慶、崇本。
03.黃氏堂號:江夏、爍陽、安定、房陵、漢東、上谷、譙郡﹝郡號﹞、紫雲、種德、燕山。
04.張氏堂號: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鍵為、沛國、梁國、 中山、汲郡、河內、高平﹝郡號﹞、百忍、 金鑑。張良本姓姬,因避秦  改姓張。元朝時,上杭簡德潤入聱南靖張進興寡媳,后代雖仍姓簡,但 代代供奉張公夫婦,在大寮鄉的一房改姓張簡,故誤以為張廖簡同宗。
05.李氏堂號:隴西﹝郡號﹞、燕樓。有一說謂﹕族人本姓理因避難以李子果腹倖免於難,仍更姓為李。唐朝有安姓因不恥安祿山而改姓李,也有因賜姓 而姓李。明朝時,也有人不恥李自成而復姓理。武則天時,有王子謀反 被改姓虺。
06.王氏堂號:太原、琅邪、北海、陳留、東海、高平、京兆、天水、東平、新蔡、新野、山陽、中山、章武、東萊、河東、金城、廣漢、長沙、堂邑、       河南﹝郡號﹞、三槐。唐節度使王潮之後人王念七、念八居詔安,念八辭世將王先益交游忠信撫養,王之子孫是為才游(中間的方改為才 ),堂號為﹝原平堂---太原十廣平﹞,但文革後又改為姓王。
07.吳氏堂號:延凌、勃侮、僕陽﹝郡號﹞、讓德、種德 。
08.劉氏堂號:彭城、沛國、弘農、河間、中山、梁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密、竟陵、長沙、河南﹝郡號﹞、黎照、德馨。劉氏冬帝堯陶唐氏之後,受對於劉﹝地在今河北唐縣﹞,子孫劉累能擾龍﹝養獸專家﹞,在周封為杜伯,又稱唐杜氏(劉唐杜)。杜伯之子濕叔奔晉為士師,曾孫士會食采邑於范(即今山東范縣),其他子孫居隨地,故又為范氏 、隨氏。漢朝劉邦曾賜姓劉,如匈奴王金日殫。宋時,唐尚書劉文靜之 後,劉恆因父遇禍,自幼就養於侯、林二家,後改姓侯氏,是為南安侯 林鄉開基祖,此派劉、侯同宗。嘉義市中正路七三0號有劉唐杜范金侯留錢姓宗親會(金、錢氏堂號為彭城)
09.蔡氏堂號:濟陽﹝郡號)。
10.楊氏堂號:弘農、天水﹝郡號﹞、四知、栖霞。
11.許氏堂號:高陽、汝南﹝郡號﹞、長興。
12.鄭氏堂號:滎陽﹝郡號﹞。
13.謝氏堂號:陳留、會稽﹝郡號﹞、東山、寶樹。
14.郭氏堂號:太原、華陰、馮翊﹝郡號﹞、汾陽。
15.洪氏堂號:燉煌、豫章、宣城﹝郡號﹞、六桂。
16.丘氏堂號:河南。吳興、扶風、﹝郡號﹞、敦睦。雍正下令諱孔丘,故丘姓改邱。
17.曾氏堂號:魯國、廬陵、武城﹝郡號﹞、三省。
18.廖氏堂號:汝南、鉅鹿、武威﹝郡號﹞、清武、崇遠、垂裕、承祐。張元子入贅廖三九而姓廖,堂號改為清武堂(清河十武戚)是為廖皮張骨,生為廖家人,死為張家鬼。六世孫廖日享因啃雞頭弄汙所借衣服,遺命子孫不食雞頭。
19.賴氏堂號:穎川、松陽、西川、南康、河南﹝郡號﹞。賴羅傳本都發源於中原,楚靈王滅賴國後,不少賴氏子孫逃亡湖北襄陽避難或投靠羅傅二姓,並改賴姓為羅姓或傅姓,以避楚靈王追殺,經過數代之後.子孫眾多,誰是真羅或假羅,誰是真傅或假傅,已經混淆不清,故三姓相議,互不通婚,以示有血緣之親。
20.徐氏堂號:東海、高平、東莞、瑯琊。滌陽﹝郡號﹞。
21.周氏堂號:汝南、廬江、尋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武功(元朝前姓蘇)﹝郡號﹞、篤祐、愛蓮。
22.葉氏堂號:南陽、下邳﹝郡號﹞
23.蘇氏堂號:武功、扶風、藍田、洛陽﹝郡號﹞。部份蘇姓人士在元代為避渦,有的改姓周,有的改姓連,但大多數的蘇姓並未改姓,改姓後的周與連,為表示不忘本,把蘇姓的武功郡號冠在姓氏上面,目的為清周(汝南周)或清連(上黨連)有所區別。
24.莊氏堂號:天水、會稽、東海﹝郡號﹞、錦繡。
25.江氏堂號:濟陽、淮陽﹝郡號﹞、六桂。
26.呂氏堂號:河東、東平﹝郡號﹞、東萊、著存。
27.何氏堂號:廬江、東海、陳郡﹝郡號﹞。
28.羅氏堂號:豫章、長沙〔郡號﹞。
29.高氏堂號:渤海、漁陽、遼東、廣陵、河南﹝郡號﹞、有繼。
30.蕭氏堂號:蘭陵、廣陵﹝郡號﹞、芳遠。南齊武帝時,蕭子響謀反被改姓蛸。漳州蕭昭元入贅葉家(但葉家先入贅鍾家),昭元育三子,一承鍾冢,一承葉冢,一回蕭冢。
31.潘氏堂號:榮陽、廣宗、河.河南﹝郡號﹞。有潘氏因打賭見輸改姓鄭。
32.朱氏堂號:沛國、吳郡、河南(郡號)、鳳陽。明太祖朱元璋曾賜姓。邾為減筆而改姓朱。
33.簡氏堂號:范陽、涿郡(郡號)、追來、溯源、孝思。
34.鍾氏堂號:穎川(郡號)。鍾離減字為鍾。也有因筆誤而為鐘。
35.彭氏堂號:淮陽、隴西、宜春(郡號)。
36.游氏堂號:馮翊、廣平﹝郡號﹞、立雪、盛蘭、東興。福建龍巖游姓子孫,       有一次到祖居洪源謁祖,因祭祀的事與祖居族親起衝突,大家不歡而散,竟然就改姓尤。另有游姓族人不滿祖產分配不公,將一子從母姓沈,一子改姓尤,但堂號仍為〔廣平﹞
37.簷氏堂號:河間、渤海﹝郡號﹞、繼述。
38.胡氏堂號:安定、新蔡〔郡號﹞
39.施氏堂號:吳興﹝郡號﹞、臨濮、錢江、潯海。 40.沈氏堂號:吳興﹝郡號﹞。
41.余氏堂號:下邳、吳興、高陽(郡號﹞、風采、武溪。
42.趙氏堂號:天水、南陽、金城、下邳、穎川﹝郡號﹞。宋朝曾賜姓趙。
43.盧氏堂號:范陽﹝郡號﹞
44.梁氏堂號:安定、天水、河一、河南﹝郡號﹞、梅鏡
45.顏氏堂號:魯國、琅琊﹝郡號﹞。
46.柯氏堂號:濟陽、錢塘、齊郡﹝郡號﹞、瑞鵲。
47.孫氏堂號::樂安、東莞約、吳郡、太原﹝郡號﹞。
48.魏氏堂號:鉅鹿、任城(郡號)。
49.翁氏堂號:鹽官、錢塘(郡號﹞。宋初,傳至翁乾度,長子處厚,分姓洪,       次子處恭,分姓江:三子處易,仍姓翁,四子處朴,分姓方:五子處廉,分姓龔,;六子處休,分姓汪。兄弟六人,先後進士及第,時有﹝六桂聯芳﹞之譽,甫田建有祖祠一座,稱﹝六桂堂﹞
50.戴氏堂號:礁國、廣陵、濟會、清河〔郡號﹞、註禮。
51.范氏堂號:高平﹝郡號﹞。范法澄遷廣東陸豐崙嶺鄉另立為一世祖。清初,法澄之後范文質,因後父姓姜,臨終遺命他的子孫以范姜為姓
52.宋氏堂號:京兆、西河、廣平、敦煌、河南、扶風﹝郡號﹞。
53.方氏堂號:河南﹝郡號﹞、六桂。
54.鄧氏堂號:南陽、安定﹝郡號﹞、高密。
55.杜氏堂號:京兆、漢陽、南陽﹝郡號﹞。
56.傅氏堂號:清河、北地﹝郡號﹞、雙鳳。
57.侯氏堂號:上谷﹝郡號﹞。
58.曹氏堂號:礁國、彭城、高平、鉅野﹝郡號﹞。
59.溫氏堂號:太原、汲郡、清河﹝郡號﹞。
60.薛氏堂號:河東、新蔡、沛國、高平﹝郡號﹞。
61.丁氏堂號:濟陽〔郡號丁﹞。
62.馬氏堂號:扶風﹝郡號﹞。
63.蔣氏堂號:樂安﹝郡號﹞。
64.唐氏堂號:晉陽、北海、魯國國﹝郡號﹞。
65.卓氏堂號:西河、南陽〔郡號﹞。
66.藍氏堂號:汝南、中山、東莞﹝郡號﹞。有因筆誤改姓籃。
67.馮氏堂號:始平、杜陵、長樂、穎川、上黨、京兆、弘 農、河間﹝郡號﹞。
68.姚氏堂號:吳興、南安(郡號﹞。
69.石氏堂號:武威、渤海﹝郡號﹞、三典。
70.董氏堂號:隴西、濟陰﹝郡號﹞。
71.紀氏堂號:平陽、高陽、天水﹝郡號﹞。
72.歐氏堂號:平陽﹝郡號﹞。
73.程氏堂號:安平、廣平﹝郡號﹞。
74.連氏堂號:上黨、武功(元朝前原姓蘇)﹝郡號﹞。
75.古氏堂號:新安﹝郡號﹞、國寶。
76.汪氏堂號:平陽﹝郡號﹞、六桂。
77.湯氏堂號:中山、范陽﹝郡號﹞。
78.姜氏堂號:天水〔郡號﹞、龍。
79.田氏堂號:北平、雁明、﹝郡號﹞、紫荊。
80.康氏堂號:京兆、東平、會稽﹝郡號﹞。
81.鄒氏堂號:范陽﹝郡號﹞。
82.白氏堂號:南陽﹝郡號﹞、香山。
83.涂氏堂號:豫章、南昌﹝郡號﹞、五桂。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冬根路有戶人家堂號三五堂,三合院內住著姓曾和姓涂的人家。他們來台的第四代祖先 有兩姊妹感情很好,分別嫁給姓曾和姓涂的男子,曾姓的堂號是三省,       涂姓五桂堂,兩家人住在一起,堂號就改為﹝三五堂﹞。有因筆誤而改 姓塗。
84.尤氏堂號:吳興〔郡號﹞。尤氏姓源,系出沈氏:五代時,王審知據閩,閩人姓沈的,避審音,放水改為尤氏。
85.巫氏堂號:平陽﹝郡號﹞、忠孝。
86.韓氏堂號:穎川、南陽﹝郡號﹞。
87.龔氏堂號:武陵〔郡號﹞、六桂。
88.嚴氏堂號:天水、馮翊、華陰﹝郡號﹞。
89.袁氏堂號:汝南、陳留、彭城(郡號)。
90.鐘氏堂號:穎川(郡號)。鍾離減字為鍾。也有因筆誤而為鐘。
91.黎氏堂號:京兆、九真、宋城﹝郡號﹞。
92.金氏堂號:彭城、京兆〔郡號﹞。
93.阮氏堂號:陳留〔郡號﹞、常興。
94.陸氏堂號:河南、平原、河內、吳郡〔郡號﹞。
95.倪氏堂號:千乘﹝郡號﹞。
96.夏氏堂號:會稽〔郡號﹞。
97.童氏堂號:雁門、渤海﹝郡號﹞。
98.邵氏堂號:博陵﹝郡號﹞。
99.柳氏堂號:河東﹝郡號﹞、仰峰。
100.錢氏堂號:彭城、下邳、吳興﹝郡號﹞。

從雅虎知識轉貼過來的不知道對大家有無幫助

哲學隨筆:「唐山過台灣」----從祖籍與族譜來尋根。

http://www.philosophy.com.tw/date/date-0011.htm2005/08/23 文/王順審
  「唐山過台灣」是台灣早期移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上年紀的人茶餘飯後跟子孫們聊天時,說起自己祖先來台開基蓽路藍縷之情況,總會拿這句話來當開場白。但是,子孫問起開台祖在「唐山」居住在何處時?有些人可能就會不知從何說起。所以我們要尋找自己的「根」,就要先明瞭當年開台祖「唐山過台灣」的情形。  台灣早期的移民,除了原住民外,都是從「唐山」渡海而來,在這裡我們所說的「唐山」,主要是指大陸的閩(福建)、粵(廣東)兩地。但是福建、廣東兩個省份的土地那麼大,開台祖的祖籍究竟是位於那些地方呢?根據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所提供的資料,台灣人的祖籍,主要是來自清朝時期福建省的泉州、漳州、汀州、興化、龍巖、永春、福州等州府,以及廣東省的潮州、嘉應、惠州等州府,而這十個州府之下,又可再分為現今以下諸縣:   泉州: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金門、廈門七縣。   漳州:龍溪、漳浦、南靖、長泰、平和、詔安、海澄、雲霄、華安、東山十縣。   汀州:長汀、寧化、上杭、明溪、清流、連城、永定、武平八縣。   興化:浦田、仙遊二縣。   龍巖:龍巖、寧洋、漳平三縣。   永春:永春、德化、大田三縣。   福州:閩縣、侯官、古田、屏南、閩清、長樂、連江、羅源、永福、福清十縣。   潮州:潮安、豐順、潮陽、揭陽、饒平、大埔、澄海、普寧、南澳九縣。   嘉應:梅縣、蕉嶺、平遠、興寧、五華五縣。   惠州:惠陽、博羅、新豐、紫金、海豐、陸豐、龍川、河源、和平、連平十縣。  以上所載之州府縣等資料,整個來說就是台灣人尋「根」的一條路徑。如何為自己找到這條路徑呢?答案就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我們只要去瞧瞧每天早晚在廳堂祭拜的歷代祖先牌位,就在牌位的上頭,一般會橫寫著兩個字,這兩個字通常就是祖籍的地名,我們只要根據這個地名,便可以把自己的「根」上溯到開台祖在「唐山」的居住處。  另外從清代台灣冠籍地名與今名之對照中,當地世居住民的祖籍,更是不問可知了。根據《台灣省通志》一書記載,台灣冠籍地名至少有190處之多,例如彰化市安溪里;嘉義縣水上鄉南靖厝;高雄縣田寮鄉南安村;台北縣淡水鎮興化店;基隆市和平島福州厝;台中市南屯區永定里;台南縣白河鎮詔安里;彰化縣員林鎮大埔里、嘉義縣大埔鄉大埔村;台中市西屯區惠來厝;彰化縣田尾鄉海豐村等。  又台灣歷史悠久的各寺廟,一般皆由閩、粵兩省之移民,從他們祖籍所在地之寺廟帶來香火或神像,到台灣以後興建廟宇奉祀起來的。所以台灣各地區世居住民的祖籍,往往從該地區所供奉神明的種類,便可窺之一二,在這裡特將閩、粵兩省各縣所傳來神明之名稱略為整理列之於後:  晉江縣:龍山寺觀音佛祖、玉皇上帝、王王爺、順正大王公、助順將軍、韋      王爺、李王爺、蕭王爺、吳王爺、田都元帥、保生大帝、本官公、      三侯公、法主公、五年王爺、良岡尊王。  南安縣:廣澤尊王、金王爺、林元帥、武德英侯。  惠安縣:金王爺、三一教主、青山王。  安溪縣:清水祖師、保儀大夫、保儀尊王、蘇王爺。  同安縣:保生大帝、廣澤尊王、玄天上帝、霞海城隍、護國尊王、蘇王爺。  漳浦縣:觀音佛祖、玄天上帝、輔信王公、三王公、感天公、三王爺、帝爺。  南靖縣:關帝君、吳王爺。  長泰縣:照靈官。  平和縣:廣惠尊王、關帝君、玄壇元帥、王王公、敵天大帝、池王爺。  詔安縣:開漳聖王、觀音佛祖、三官大帝、趙元帥。  永定縣:定光佛。  浦田縣:天上聖母。  永春縣:靈佑尊王、張公法主。  潮、惠舊府屬各縣:三山國王。  當然,有人因宗教信仰改變等因素,沒有供奉祖先的牌位,也沒有參拜地方廟宇,則可從祖墳著手,只要查看祖墳墓碑上頭橫刻的那二個字。因為我中華民族具有重視落葉歸根及追維祖德之傳統習性,儘管自己不能老死原鄉,也會交待子孫在他長眠的地方,銘刻祖籍或郡望堂號於墓碑之上。  對於尋「根」的路徑,有人會有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的情形,因為橫寫在祖先牌位上或祖墳墓碑上的祖籍地名,怎麼在福建、廣東兩省的舊地圖上遍尋不著呢?其實橫寫的祖籍地名,一般稱為堂號,然而堂號,部份以郡號為名,至於郡號,除郡名外,亦夾雜有諸侯國名、州、府、縣名者。郡係秦、漢時期所建置之行政區域。因此,以郡號為名之堂號可區分為:以該姓氏發祥地為根據之總堂號及以望出為基準之分堂號,二者可通稱為「郡望堂號」,亦即郡號,也就是說郡望與堂號是相同名稱,亦即廣義的「堂號」。例如較著名者:楊氏弘農、張氏清河、劉氏彭城、陳氏潁川、王氏太原、李氏隴西、黃氏江夏、林氏西河等。但各姓氏亦有因祖先之德望、功業、科第、文學或取義訓勉後人向上,以別於其他支派,而自行創立堂號,亦即狹義的「堂號」。如東漢楊震,品學兼優,有「關西孔子」之美譽,他在荊州當刺史時,昌邑令王密深夜拜會,贈送黃金十斤,楊震正色告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風範眾人仰慕,族人遂以「四知」為堂號。又東漢以來,楊氏多言出自關西楊震之後。另遷居台北之大坪林氏安泰房支派,係在經營榮泰號商店發跡後在大安興建大厝,乃命名為「安泰堂」,即取大安之安字與榮泰號之泰字為堂號。  所以要從祖先牌位及墓碑上頭尋「根」,可能會有人無法完全竟其功。另外,古時候的人誕生後,除了父母長輩所取的名字外,通常會附庸風雅地取上另外的字和號,如宋朝變法的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而人們更把此習性擴展到地名來,所以很多地名常常都有另外的美名,而古時候的人習慣以郡、邑來稱府、縣,如漳州府稱漳郡,晉江縣稱晉邑。因此祖先牌位及墓碑亦多用之,常見者如下:   泉州方面:晉江--晉邑、溫陵;南安--南邑;安溪--安邑;惠安--惠邑;同安--同邑。   漳州方面:漳浦--浦邑、金浦;南靖--靖邑;詔安--詔邑;海澄--澄邑;平和--和邑。   嘉應方面:鎮平--茶陽。   潮州方面:饒平--饒邑;大埔--埔邑。   惠州方面:海豐--海邑;陸豐--陸邑。  不過,根據文史專家考證表示:台灣民間採用祖籍的美稱,有許多是以「邑」來表示者,須祖先曾在朝為官,一般平民老百姓是不能以「邑」來美稱祖籍!當然,我中華民族淵源流長,僅把自己的「根」追溯到開台祖在「唐山」的祖籍,對於有心人肯定是不夠的。事實上,我們可以從福建、廣東兩省的祖籍,把自己的起源再追溯到我中華民族發祥地--中原地區,也就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區域。如此的尋根工作,可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完成,此時須更多的相關資料來佐證,除了各氏族世代相襲的姓氏、郡望、堂號、燈號等外,更須要有完整的家譜、宗譜、族譜作依據。  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以來,中原氏族的族譜幾乎橫遭焚燒殆盡,直至南宋民間修譜之風才又興起。但是,中共於文化大革命時,大舉沒收焚燬族譜,使我中華民族各氏族之譜牒再度遭受大浩劫。也讓後代子孫尋根工作更為艱鉅。同時,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後,日本政府為了徹底消滅台灣同胞之民族意識,千方百計在全台各地大肆搜查焚燬台灣同胞辛苦編修之族譜,並強迫台灣同胞改用日式姓名,好讓台灣同胞早日皇民化。例如:李前總統改名為「岩里政男」。由於日本軍閥之私心自用,使得今日我們尋根的工作益形艱難,真是罪大惡極。  當年日本軍閥在全台各地大肆搜查焚燬族譜,目的雖說是要消滅台灣同胞之民族意識,事實上,日本政府當局的有識之士亦利用職務之便,將搜查所得之台灣同胞族譜,分批地悄悄運回日本內地,作為研究中華民族人情風物之用,以便日後侵略中國大陸做為參考資料,想來日本人是更懂得運用台灣同胞寶貴的族譜!  美國猶他家譜學會曾於民國63年12月至民國68年12月間,前後二次在台灣積極進行譜牒調查工作,分別拍攝有1218部及500部族譜。其中第一次在台灣調查之族譜1218部之中,屬台灣光復後編修者合計有855部(刊於台灣文獻第29卷第四期,民國67年12月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台灣光復後所編修之族譜大部份為印刷本,很少有手寫本。至於日本各學術單位珍藏的中華民族的族譜,合計約有2000部,根據日本學者統計,當中以「東洋文庫」珍藏最多,合計811部。除了日本之外,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及哈佛大學燕京學社漢和圖書館,分別珍藏約有1000部的中華民族的族譜。  目前台灣以國史館、國立中央圖書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等,可以說是珍藏最多族譜資料的公家單位。至於國立中央圖書館全台各分館及各縣市文化中心則大概僅有十多部,而各鄉鎮圖書館則可說是掛零了!至於民間單位則以台北市陽明山華岡中華學術院譜系學研究所圖書館珍藏大約有3700部,其次為國學文獻館珍藏1900多部族譜,其他如中華民族系譜研究中心、中國譜系學研究社及台灣省各姓氏淵源發展研究學會等組織也有數十部以上族譜資料。另外在台灣專業性的族譜出版社中,首推台中市江廷遠先生創辦之新遠東出版社,該社於民國四十六年編印出版第一部族譜--林氏族譜。而近年市面上則有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補助出版的「新庄子東海堂徐氏祖譜」及「西螺埔心程氏祖譜」。至於民間私人珍藏,雖然為數甚多,但是珍藏者一般多視為傳家之寶,不肯輕易公開示人,有待政府單位或學術機構建立完整配套措施及獎勵辦法,鼓勵社會大眾將譜牒公諸於世。  國外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對中華民族的譜牒相關資料的研究工作,我們實在應急起直追,迎頭趕上,對於台灣民間的編修族譜工作,若能得到政府單位或學術機構的協助及補助,台灣住民欲進一步尋「根」的工作,將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

「幸福必修」柴米油鹽經濟學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money/magazine/Article.aspx?PageID=1&ArticleID=24106《今周刊》=文/廖怡景、孫蓉萍

生活裡的大小開銷,一旦和錢扯上關係,很容易就成為婚姻危機的導火線。因此《今周刊》與「Yahoo!奇摩」合作,對夫妻及情侶進行理財行為調查,希望親密伴侶們都能找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避免讓財務問題成為兩人感情的殺手。 結婚還不滿一年,林姓夫妻就已經三天兩頭吵得不可開交,原因就出在「錢」上。林太太向晚晴協會理事長紀冠伶律師抱怨,「我們結婚不到一年,他就已經花光了三十萬元,不僅住在娘家給的房子,家用也都不負擔,還不時要我回去向父母借錢。」林太太不滿先生沒有分擔家計,和先生的爭吵一直到父母出面調停後,才暫時停止。 「婚姻的戰場不是在家外面,而是發生在家裡面,財務問題就是嚴重的導火線;比較好的方式是能在結婚前就把事情處理清楚,不要混在一起。」紀冠伶歸納多年來處理案件的心得。

美國《Money》雜誌公布的一千對夫妻調查統計顯示,八五%的夫妻認為財務問題是夫妻間爭吵的主要原因,有一三%的夫妻表示,他們一個月會為了金錢問題爭吵好幾次。親密如夫妻,金錢問題依然是彼此日常生活衝突的主要原因;然而,要如何才能處理好夫妻之間的財務問題?以目前有一半以上都是雙薪家庭的趨勢來看,「分配問題」才是重要的關鍵。 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蕭碧華在《一本女人寫給女人的理財書2實戰版》中提到,「從情侶到夫妻,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於家庭的責任感,當你和另一半共同完成理財目標時,那種『革命情感』是難以言喻的;不過,這共同目標一定要兩人坐下來好好談,尤其是『共同出資』的部分,更是要好好討論。」


■共同討論理財模式維繫家庭的經濟基礎 服務於媒體業的陳碧珠,就是屬於蕭碧華所說的彼此能就共同支出討論的夫妻。「兩人間的信任程度是很重要的。」陳碧珠在結婚前,就已經和先生討論出一套很有條理的方式,來處理家庭財務的問題。因此,結婚至今已經四年了,從未因為金錢支出問題爭吵。 「說不會爭吵是騙人的,都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家務分工的問題。」陳碧珠笑著說,一直到目前為止,他們都很滿意這樣的處理方式,「這樣,我也省掉很多麻煩,不用去處理在家庭財務上太複雜的問題。」 陳碧珠夫婦的聰明理財方式,是把支出分成兩個戶頭,一個是家用戶頭,另一個則是教育基金。

■夫妻同為上班族可提撥固定比率公基金 家用戶頭是先評估家用的金額,再到銀行開個公用帳戶,分別提撥自己薪水的三分之一存入公用帳戶作為「公基金」的使用;如果有要一起支出的金額,就從這個帳戶支出。 除此之外,陳碧珠夫婦還辦一張公用支出項目的信用卡,以及在家裡書櫃放一個錢包,每個月陳碧珠都會到銀行提出要支出的金額,放到錢包裡,如果一起出門購物,就會拿公用錢包裡的錢或是刷公用信用卡支出。 「但還是有彈性啦,比如萬一錢不夠,我有帶錢,小錢就不會再從公基金裡扣回來,會視狀況做調整。」陳碧珠舉例,像出國旅遊,機票錢的部分就各自負擔,女兒花費以及旅行過程的支出就會用公基金。 如果是修車的費用,因為車子是大家都有使用,所以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費用也會用公基金去支付;還有給各自父母的錢,也說好從公基金支付。 還沒有用到的資金水位,則先放定存處理。「至於其他三分之二的薪水,就各自打理了。」其實,對於陳碧珠而言,支出的項目不是很大的重點,重要的是夫妻都有一起共同負擔家用的成就感。 公基金的部分,陳碧珠夫婦以每月各自提撥一定薪水比率方式處理,但女兒的教育基金帳戶,則採用不同的方式。 他們先是以女兒的名字開立帳戶,兩人都是法定代理人,基金不以固定薪水比率支付,而是各自依自己的財務能力來評估提撥金額。


「雖然我們各自幫女兒投資的標的不一樣,但也不互相干涉;如果是收到個人信用卡的帳單,都有默契不會去打開它,若是收到公用信用卡的帳單,則每個人都可以打開來看。」陳碧珠認為,雖然很多朋友都會想要掌管先生所有的資金,家用也要由先生負擔,但她卻不以為意,「雖然這個方式是由先生提出,但是我並不覺得有任何不舒服。到目前為止,我都覺得這種方式很自由,而且也很公平。」

■無工作者負責家務另一方可採定額撥款給家用 「不讓老婆伸手向老公拿錢,是維持婚姻尊嚴的好方法。」收入頗為豐厚的投資人梁明智,分享他處理家庭理財的原則。 梁明智採用的方式,是半年開一次支票,每次六張,讓銀行託收支票。每個月的一日,就會有一筆固定的家計費用,匯到太太的帳戶裡,戶頭的錢全部交由太太一人打理,結餘的部分,則讓老婆當作私人零用錢使用。 「我主外,太太主內,彼此給對方自由和尊重,是我處理家計支出最大的原則。」梁明智認為,雖然家庭主婦沒有帶來實質的收益,但在整個家庭的維持上,也有很大的功勞,所以他也從來不過問妻子在家用之外的金錢如何使用。 除此之外,由於梁明智還有許多股息的收入,因此,他每年都會固定撥一定的比率到太太戶頭裡。 對於梁明智來說,這樣的作法,不僅可以讓太太不必伸手向他拿錢,同時也可以控制固定的支出。 梁明智採取家用支出和投資損益分開計算的處理方式,因此,除了每月的家用之外,投資獲利的虧損,由梁明智全權負責。而投資戶頭屬於個人操作,所以不納入家用的計算範圍內。 「但若是有額外的支出,如小孩的遊學費用或是平時的教育支出,就會額外支付。」雖然對自己處理家庭財務的方式很滿意,不過,梁明智也強調,沒有一種方式是最好或最不好,只要彼此能適應生活,就是好的規畫方法。 服務於「吉地喜物流公司」的洪秀苑,原來在外商公司工作了十五年,公司結束營業後,在股票市場衝鋒陷陣,幾乎賠光手中優渥的退休金,之後才開始想到家庭理財這件事。


洪秀苑說,過去生活得太好了,有多少錢,花多少錢,到了四十五歲和同事合夥創業,才開始打理手中的財務。 因為工作的關係,洪秀苑常常會有資金調度的需求,先生為了讓她需要用錢時不必開口,家裡的現金存款等流動資產,都默默地移到洪秀苑的名下,「錢這種事,有時講白了很傷感情,我心裡是很感謝老公的支持。」 洪秀苑說,他們夫妻之間的財務劃分很清楚,不動產是先生的名字,動產則所有都在她的名下。 「不過,在投資的部分,則是各管各的,因為投資性格太不一樣了,還是不要互相干涉得好。」洪秀苑分析夫妻兩人的投資性格時說到,先生在投資上極為穩健保守,但她反而有賭徒性格,是拚命三郎的個性,「個性不一樣,就真的不要在一起投資,否則只會破壞婚姻而已,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們結婚二十八年,我從來都沒有去看先生的存摺。」

■以信任為基礎做好家庭理財規畫的第一步 陳碧珠夫妻採用兩人一起分擔家計的方式,來處理家庭財務的問題;投資人梁明智以支票方式,固定匯入太太戶頭;洪秀苑夫妻各自持有動產和不動產的所有權。不論他們各自的理財方式如何,在處理夫妻財務上共同的特性就是「信任」。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尤美女律師提醒,最佳的信任基礎,還是建立在婚前就充分協議溝通未來的財務問題。 《今周刊》針對一千位讀者所做的調查也顯示,若是婚前已經就家庭理財方式做討論的族群,對於另一半的財務狀況通常比較了解,夫妻之間的信任感也會比較高,並且也會告知理財的金額或是賺賠等較詳細的內容。 鴻鈞理財規畫顧問公司執行長林鴻鈞提醒,「一個平日健康的人,可能因為輕忽皮肉傷,而感染破傷風致命。同樣的,一對周遭親友都欣羨的幸福夫妻,也可能因忽視一些防衛型的小動作,而造成理財的致命傷。」 因此,不論是即將步入結婚禮堂的情侶,或是老夫老妻,若要能做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麼如何在信任基礎下,規畫好家庭財務,自然是不可不做的功課。

婚禮上的堂叔和堂嬸~~~品賞真愛的滋味

--很感人的一篇文章

婚禮上的堂叔和堂嬸--很感人的一篇文章 (請讀完它)結婚那天,媽問我:坐在角落裏像兩個要飯模樣的人是誰?
我看過去的時候,有個老頭正盯著我,旁邊還有個老太太,發現我看著他們時趕忙低下頭。我不認識他們但也不像要飯的,衣服是新的連折印都看得出來。媽說像要飯的是他們佝僂著身子,老太太的身邊倚了根拐杖的緣故。
媽說天池是孤兒,那邊沒親戚來,如果不認識就轟他們走吧。現在要飯的壞著呢,喜歡等在酒店門口,見哪家辦喜事就裝作親戚來吃黑酒。我說不會,叫來天池問一下吧?天池慌裏慌張把我的手捧花都掉地上了,最後吱吱唔唔地說是他們家堂叔和堂嬸。我瞪了媽媽一眼:差點把親戚趕走。
媽說天池你不是孤兒嗎?哪來的親戚呢?
天池怕媽,低頭說是他家遠房的親戚,好長時間不來往了。但結婚是大事,家裏一個親戚沒來心裏覺著是個憾事,所以……我拍著天池的肩埋怨他有親戚來也不早說,應該把他們調一桌,既然是親戚就不能坐在備用桌上。天池攔著說就讓他們坐那吧,坐別桌他們吃著也不自在。
直到開席那桌上也就坐了堂叔和堂嬸。敬謝席酒經過那桌,天池猶豫了一下拉著我從他們身邊擦了過去。回頭看到他們的頭埋的很低,想了想我把天池給拽了回去:堂叔、堂嬸,我們給你倆敬酒了!
兩人抬起頭有點不相信的盯著我。二老的頭髮都是花白的,看上去很老應該有七八十歲的樣子,堂嬸的眼睛很空洞,臉雖對著我但眼神閃忽不定。我拿手不確定的在她眼前晃了晃,沒反應。原來堂嬸是個瞎子。
堂叔、堂嬸,這是俺媳婦小潔,俺們現在給你們敬酒呢!天池在用鄉音提醒他們。
哦、哦。堂叔歪歪斜斜地站了起來,左手扶著堂嬸的肩右手顫微微地端起酒杯,手指背上都是黃黃的繭,厚厚的指夾逢裏留著黑黑的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讓他們過早地累彎了腰。我驚訝地發現,堂叔的右腿是空的。
堂嬸是瞎子,堂叔是瘸子,怎樣的一對夫妻啊?
別站了,你們坐下吧。我走過去扶住他們。堂叔又搖晃著坐下了,無緣由的堂嬸眼裏忽然就叭嗒叭嗒直掉淚,看到堂叔無言地拍著她的背。本想勸他們兩句,但天池拉著我離開了。
我跟天池說,等他們回家的時候給他們一點錢吧,太可憐了。兩人都是殘疾,這日子根本想不通怎麼過。天池點點頭沒說話,緊緊擁著我。
第一年的除夕,天池說胃疼沒吃下晚飯回房睡覺去了。我讓媽媽熬點大米粥也跟著進了房。天池躺在床上,眼裏還憋著淚。
我說天池不該這樣的,第一年的除夕就不跟我們一塊吃晚飯,還跑房裏這樣。好象我們家虧待你似的,一過節你就胃疼,哪有這樣的事情?其實我知道你不是胃疼,說吧什麼事?
天池悶了半天說對不起,他只是想起堂叔和堂嬸還有他死去的爹娘。他怕在桌上忍不住,惹爸媽不高興才推說胃疼。我摟著他說:真是個傻孩子,想他們我們過完年看他們去就成了,再說我也想知道他倆是怎麼過日子的。
天池說算了,那條山路特別難走。你會累著的,等以後路通了我們生了小孩再帶你去那看他們吧。我心裏想說:等我們生小孩的時候他們還不一定在呢!但沒敢講出來,嘴上說給他們再寄些錢物吧!
第二年的中秋期間我正巧在外出差,中秋節那天又回不了家。我特別想天池和爸媽,我就跟天池煲電話粥。我問天池想我想得睡不著怎麼辦?天池說就上網或者看電視,再不行就睡那睜著眼睛狠狠得想。
那晚,我們直到把手機聊得發燙沒電為止。
躺在賓館的床上,看著窗外圓圓的月亮,我怎麼也睡不著。睜著眼睛流著淚想天池、想爸爸、想媽媽。想到天池估計也沒睡著,說不定正在網上神遊。翻身我也打開電腦,重新申請了一QQ號名叫"讀你"想捉弄一下天池。查了一下,天池果然在,我主動加了他,他接受了。
我問他:這樣一個萬家團圓的好日子,你為什麼還在網上閒逛呢?他說:因為我老婆在外出差,想她睡不著覺所以就上網看看。
我挺滿意這句話,接著又打出:老婆不在家,可以找個情人代替,比如說網上,聊以自慰一下。半天他才敲出一行:如果你想找情人的話,對不起,我不是你找的人,再見。對不起,我不是那個意思,你別生氣。叭叭叭,我趕緊發過去。
過了一會他問我:你怎麼也在網上閒逛呢?我說:我在外打工,現在想爸爸和媽媽。剛剛和男朋友通完電話還是睡不著,就上網了。
我也想我爹和娘,只是,親在外,子欲養而不能。親在外,子欲養而不能。怎麼講?我把這句話又重複敲了過去。我有點莫明其妙,天池怎麼說這樣的話?
你叫"讀你",我今天就讓你讀一次吧。有些事情放在心裏很久會得病,拿出來曬曬會舒服些,反正你我也不認識,你就當作聽一個故事吧!
於是,我意外地知道了天池一直隱藏在內心的事情。
30年前,我爹快五十了還沒娶親,因為他腿瘸加上家裏又窮沒有姑娘願意嫁他。後來,莊上來了個要飯的老頭還攙著個瞎眼的女人。老頭病得很重,爹看他們可憐就讓他們在自家歇息。沒想到一住下那老頭就沒起來過,後來老頭的女兒就是那瞎眼的女人嫁給了我爹。
第二年生下了我。
我家的日子過得很清苦,可我從來沒餓過一頓。爹和娘種不了田,沒有收入就幫別人家剝玉米粒,一天剝下來十指全是血泡,第二天纏上布條再剝。

為了我上學,家裏養了三隻雞,兩隻雞生蛋賣錢,留下一隻生蛋我吃。

娘說她在城裏要飯時聽說城裏的娃上學都吃雞蛋,咱家娃也吃,將來比城裏的娃更聰明。但他們從來都不吃,有回我看見娘把蛋打進鍋裏後用嘴舔著蛋殼裏剩下的蛋清,我摟著娘嚎啕大哭。說什麼也不肯吃雞蛋了,爹知道原委後氣得要用棍子打娘。

最後我妥協,前提就是我們三人一塊吃。雖然他們同意了,但每次也就象徵性的用牙齒碰一下。
莊上的人從來不叫我名字,都叫我是瘸瞎子家的。爹娘一聽到有人這樣叫我必定會跟那人拼命。娘看不見就會拿了磚塊亂砸,嘴上還罵著:你們這些殺千刀的,我們瘸瞎,我娃好好的,就不許你們這樣叫喚。將來你們一個都不如我娃。
那年中考,瘸瞎子家的考了全縣第一的喜訊讓爹娘著實風光了一把。鎮上替我們家出了所有的學雜費,送我上學的那天爹第一次出了山。

上車的那會,我眼淚撲剌剌的直掉,爹一手拄著拐一手替我擦淚:進了城要好好學,以後就在城裏找工作娶媳婦。別人問起你爹娘你就說你是孤兒,沒爹娘,不然別人會看不起你。特別是娶不上媳婦,人家會嫌棄你。誤了你娶媳婦,我都無臉去見老祖。
爹!我讓爹別再說了,這是什麼話,還沒有用呢咋就不認爹娘呢?娘也說這是真話,要聽。你不記得在學校裏嗎?只要說你是瘸瞎子家的,別人就會拿白眼擠兌你。剛開始連老師都不喜歡你。以後,你帶了城裏媳婦回家就說俺們是你的堂叔和堂嬸。

娘說完就在那抹淚。爹說,不要把媳婦帶回家,一帶回來你娘忍不住就會露餡的。然後往我懷裏揣了十個熟雞蛋就拖著娘走了。
我的眼淚也撲剌剌地往下掉,殘疾不是他們的錯,那是老天對他們的不公。但他們卻生了一個完美的天池給我。這個傻天池,這樣的爹娘,無法再完美了。我很生氣,他怎麼就這麼小看我呢?
那後來,你就告訴你媳婦他們是你堂叔和堂嬸?我敲過去這句話。
本來我不信。媳婦找的是我又不是爹娘,為啥爹娘都不能認呢?不過我在外十年,爹娘一次都沒去過我的學校。

第一年工作,我想帶他們進城玩玩,他們都不肯,說讓人曉得我爹娘是殘疾人會在我臉上抹黑,影響我娶媳婦。一輩子都在山裏了不想出去了。娘還說她就是從城裏來的,也沒啥意思。
後來,我談了第一個女朋友,當我認為時機差不多的時候,就帶她回了趟家。誰知到家後,她晚飯都沒留下吃一頓就走了,我追出去她說,和這樣的人過日子她一天都過不下去。
還說我們家基因有問題,以後的小孩肯定也不會健康。我氣得讓她有多遠滾多遠。回到家,娘在那哭,爹也罵我。說我不聽他們的話,非要斷了咱家的香火不可。
後來,我遇上了第二個女朋友,就是現在我的老婆。我很愛她,做夢都怕失去她,她們家又很有錢,親戚都是些上等人家,有了前車之鑒我很害怕只能不孝了。但是一到逢年過節我就想他們,心裏堵得慌,難受。
那你從來就沒有告訴過你老婆?也許她不計較這些呢?
我沒說過,也不敢說。如果她同意了我想我岳母也不會同意的。我和她們住在一起,岳父在外是有臉面的人。如果爹娘來了不是在他們臉上抹黑嗎?我也只能在出差學習的時候偷偷回去看上兩眼。謝謝你聽我說了這麼多,現在我的心裏舒服多了。
下了網,我依舊沒有覺意。都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看看我們都做了什麼?我理解天池的無奈,也瞭解他爹娘的苦衷。但他們不知道卻將無辜的我陷入了無情無義的逆境之中。
天將放亮時,我敲開了部門經理的門,告訴他下面的事情請他全權處理,我有點非常重要的事情儘快要辦,一切就拜託他了。然後簡單收拾一下行李我就直奔火車站。還好,趕得上頭班列車。
那條山路確實很難走。剛開始腿上還有點勁,後來腳上磨起了泡我就再也走不動了。正是中午時分,太陽又曬得厲害,我只有喘氣的份。背來的水差不多快喝完了,我也不知道下面還有多少路程要走。脫下鞋子擠了水泡,那一會疼得我都哭出聲來,真想打個電話讓天池來接我回家,最後還是忍住了。

從路邊揪一把蘆葦花墊在腳底,感覺腳上舒服多了。想到天池的爹娘此時還在家勞作著,腿上忽的一下就來了勁,站起來繼續往前走。
當老村長把我領到天池家門口的時候,那一片燒得紅紅的晚霞正照在他們家門口的老棗樹上。棗樹下坐著堂叔,哦不、是天池的爹,爹比結婚時看到的老多了,手上剝著玉米,拐杖安靜地倚在他那條殘缺的腿上。娘跪在地上準備收曬好的玉米,手正一把一把地往裏擼。
這,宛如一幅畫,而畫中便是這世上最完美的爹娘。
我一步一步地往他們跟前走著,爹看到了我,手中的玉米掉在了地上,嘴巴張得老大,吃驚地問:你、你咋過來了?娘在一旁摸索著問:他爹,誰來啦?天、天池家的。啊!在、在哪?娘驚慌失措地找著我的方向。
我彎腰放下行李,然後一把抓著她的手,對著他們,帶著深深地痛、重重地跪了下去:爹!娘!我來接你們回家了!
爹乾咳了兩下,淚無聲地從爬滿皺紋的臉上流出。俺就說,俺的娃沒白養阿!娘把雙手在自個身上來回的搓,然後一把抱住我,一行行的淚水從她空洞的眼裏熱熱地流進我的脖子裏。
我帶爹娘走的時候,村裏是放了鞭炮的。我又為爹娘風光了一次。
當天池打開門,看到一左一右站在我身邊的爹和娘時吃驚不小,怔怔地愣在那,一語未發。
我說:天池,我是讀你的人。我把咱爹娘接回來了。這麼完美的爹娘,你怎麼捨得把他們丟在山裏?
謝謝!
天池泣不成聲,緊緊的抱住我,像他娘一樣把一行淚流進我的脖子裏。

2008年7月30日 星期三

「不同凡想榮主坊」



「不同凡想榮主坊」的命名原為個人網站,當寫下「仁慈的天主在我一無所知時即為我備妥所有、所需,為愛天主奉獻自己所能、所有,僅是回應、感謝上主賜下今生所得,所能,願一切只為愛天主!光榮天主!並祈願天主垂憐而可以成為天主的光榮!」之後,註明所謂「不同凡想」諸多解釋,心中仍猶豫不已,總覺得如何都不足夠回應天主於萬一!到底我能奉獻給天主的是什麼呢?設計理念、做法觀念有別於人....,只為自己榮光,是普羅大眾想法。體察天心,依循天主旨意,以天主之名傳揚祂所有,才能取悅天主、回應天主。所以,不是「不同凡響」的只為個人特別表現,「不同凡想工作坊」是依憑耶穌既具人性又神性的不凡引領,使凡心與吾主慈心契合,為光榮天主而工作的地方!不同凡想,是提醒該思量如何反映自然平凡又奧秘的天主宏恩典藏!
可是,拿什麼取悅吾主呢?禰的所有是什麼?如何傳揚禰?要愛天主在萬有之上和愛人如己不是難懂,卻非人人樂意回應和執行,軟弱無能的我,除了禰給的諸多恩寵、本能外,沒有任何表現,真是一無所成!在天主眼中我可仍是寶貝!禰必有計劃在這一無是處的人身上,因為禰是思慮週延的創造者!
細察時間走過並留置在生命中的痕跡,最大的十字架記號是家庭,天主給我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我在其中享受幸福,也備嘗辛苦!再想想「榮主坊」,為光榮天主而工作,這工作要像街坊上連鎖店般擴展...哦!這景象好宏觀,可是,我仍是我啊!一個連稱職的讓一個家窗明几淨都做不到的家庭主婦,十足的凡夫俗子,能做什麼?
中科成立,促使台中善牧天主堂必須改建,我們也要賣掉在台北中和使用多年的公寓全家回台中生活,,孩子建議何不回清水再買原眷村改建的房屋!分配給爺爺的那一間,爺爺自己已無份,我們也不能使用,一直是家人心中的痛。的確,看過新建美輪美奐視野極佳的十四層高樓房子,我和家人都很興奮,想到若爺爺奶奶知道兒孫願意在他倆熟悉的地方居住,老人家一定也高興。可是,平日就不善理財的一家人,房子買賣是大事一樁,那能說動就動說改就改呀?
先看要買的對象,順序是不對了,卻成為觸發行動之契機,繼而研究公寓買賣的學問,好在為買大肚山上的住宅已有一些房屋仲介和房屋標售經驗。知道如何打聽當地房價和訂定價格,一開始仍舊被幾家仲介商弄得昏頭轉向。最後,下定決心,當地房價一坪約十七八萬,雖說持分在二十九坪左右座北朝南,因一樓前院加蓋,我們取得其十餘坪陽台的使用權,這可增益都會住家品質的條件,卻也是買家和仲介業者極力不依的條件,但,有經驗的行家鼓勵我們堅持立場,於是,底價以六百萬定案,堅持幾個月,至今還沒有定數。
這是為家人意義深重的一棟房子,是家族來台第二代幾位兄弟姊妹和父母合力買下的第一棟房舍,當時,我們新成立家庭,交屋時老二才四個月,於是先住進去了。當時已屆花甲的公公正好退休,他非常高興的說:「兄弟合心,黃土也能成金啊!」(老人家說法)它見證了同血緣的一家人,在物質生活貧乏時如何同舟共濟、彼此相愛!並為小家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功能,它雖也曾為家人埋下一條彼此不信任的引線,我仍感激於心並告誡兒女無論如何,我們要感恩。為家族,這是有意義和該被祝福的房子。回憶、反省和時間的流逝也促使我們再購買現成房舍的計劃改變了,我們祈求天主給我們兩個明確記號,這房舍若能六百萬成交就是其一。因為,現在我夫妻倆年齡、健康、能力、、、都已不容許我們輕鬆看待的心願浮現了:「不同凡想榮主坊」的圖像逐漸顯明。雖然,六百萬對向來沒有金錢概念的我們是大數字,但要做一件社會工作必然不夠充裕,但,若天主願意成就,「不同凡想榮主坊」將要類似家族祠堂模式在大肚山上實驗、進行,那會是天主的產業,家族的事工,我們祈求天主讓「不同凡想榮主坊」成為人們重新看待愛在家庭的位置和重要指標的建築以及家庭;我們要奉獻所有家庭於主座前,並使這個點像揉進人群的酵母可以一而再複製、傳播、繁殖於世界各角落,那做法本是人們生態智慧的雛型、古老的哲理,卻可能因此復甦、治癒我們生病的社會。
天主是愛,而家是天主給人的避難所,人無權摧毀!愛應穩健的在家庭中茁壯!家必須是所有人可以吸收足夠愛的養份與基礎學習之所,愛不可以只用人鑄的錢幣價量,家理應是愛的溫室、培養所,人人彼此相愛的能量要在家庭健康培植、成長,才有力量再傳播至社會各角落,每一個家庭健全了,社會問題必然日趨健朗!每一個家庭族群有足夠的愛,天主的國自然天成、指日可待!
「不同凡想榮主坊」總算有了明確的構圖,內心是踏實、平安多了,但天主的工作如何進行?僅憑能力有限的人心中想像嗎?不!天主自有章法,我們只能設想種種可能,並依賴信德全心等待!相信只有祂的設計才能縫合、安慰因癡愛人間兒女而被撕碎的慈父心,那也是癡情天主的的慈心!
杭章弟兄和海月姊的「榮主軒」木屋別墅日前開張,「不同凡想榮主坊」定名卻較早,杭章弟兄在「榮主軒」、「榮主坊」間猶豫後,說其新居以「榮主軒」定案,我脫口而出說「榮主坊」我先用了。這事,我們儘管表示願意,可否先後次序呈現則是天主的事。幾盆播種了五年多的君子蘭竟擇日於「榮主軒」開放時開始張開小花兒,我拿它當賀禮。一切天主都知道,祂自有安排,祂會一步步帶領。想到這,我再加了金銀花苗、貢菜(俗稱甜菜兒或珍珠菜)和仙草這般名稱吉祥的植物和高山茶,榮主者分享天主光榮,杭章弟兄將「榮主軒」蓋在苗栗山中,那巧於當天張開的兩朵小花,像天主張開兩眼,祂高興看到祂愛的人願意愛祂,祂喜歡人心的歸依,邀請我們分享祂的所有,我提一大包原就屬於山上的產物,卻活像朝聖、進貢的人,到有吾主大王的「榮主軒」分享祂尊榮,這「禮物」如我們人生種種和天主的關係,取自天主還報天主!
請眾人為「不同凡想榮主坊」祈求天主,只為愛能鞏固於所有家庭,愛可以正常、有序的滋育於每一個人的心,所有人的家都可以是敝亮、光榮天主的居所,我們願意是天主的合夥人,光榮天主於萬有,以家族為單位做愛的連鎖,使現今晦暗的社會可以有像元宵節夜晚通明的燈火,照亮人間黑暗,導人走天主光明的道路。天主理應是所有家庭的王,祂像是串通燈火的電源,因祂的本質是愛,可以通暢於祂的只有愛,那就是人間的光明。我們同聲祈求天主同意,有「不同凡想榮主坊」可以成為通往天主的一座橋樑、一個指標,我們從家庭開始呈現愛的聯線,展露天主的國!使教堂牆裡牆外一樣光明,讓天主的名顯揚,祂的旨意奉行人間如天上!阿們! 
2008-01-05 10:57